因傳統的審美習慣,我國的民族樂器在制作上多選擇天然材料。
西周時已將當時的樂器按制作材料,分為金(鐘、镈、鐃)、石(磬)、絲(琴、瑟)、竹(簫、箎)、匏(笙、竽)、土(塤、缶)、革(鼗、雷鼓)、木(柷、敔)八類。
現壹般流行的有琴、箏、簫、笛、二胡、琵琶、絲竹、鼓等,是代表著中華傳統音樂文化的樂器。
擴展資料
中國的民族器樂博大精深,樂器的種類豐富多彩,其中的少數民族樂器更是千姿百態、異彩紛呈。然而,由於受地域文化等諸多因素的影響,很多民族樂器鮮為人知,筆者在此分享幾種傳統少數民族樂器的拾音體驗。
壹般提到的民樂,主要指漢族傳統器樂。樂器的種類壹般分為:弓弦類,主要有二胡、中胡、高胡、京胡、板胡等;彈撥類,主要有琵琶、柳琴、中阮、古箏、三弦等;吹管類,主要有笙、笛子、簫、嗩吶、管子等;打擊類,主要有大鼓、小鼓、鑼、鈸、木魚等。
其中,很多樂器都起源於少數民族;或由國外起源,經少數民族地區發展後傳入中原,如胡琴、琵琶等。壹些人數較少的民族通常只有幾件特色樂器,不能形成完整的編制體系,很難全部以本民族樂器組成樂隊。
這些特色樂器壹般都具有獨特的音色和表現形式,當遇到本民族風格的音樂作品時,能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其特有的民族韻味和鮮明的地域標誌,是常規樂器無法取代的。例如,馬頭琴和長調讓人想到遼闊的蒙古草原;手鼓和艾捷克讓人想到濃烈的新疆風情。
這些少數民族特色樂器,很多已成為該民族和地區的文化圖騰,也是中華文化寶庫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筆者在此介紹幾種常見的特色鮮明的少數民族樂器及其在現場演出中的拾音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