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最著名的正骨培訓學校有上海中醫藥大學、康之源職業培訓學校、北京成人按摩學校等學校。
拓展有關正骨的知識:
1、正骨的定義
在古代和現代代表的意義不同。在古代的正骨是壹門學科。而現代意義上的正骨屬於中醫操作之壹,又稱為正骨手法,是治療骨折後斷端發生位移、畸形的壹類常用整復手法,包括拔伸、旋轉、屈伸等具體手法,和西醫中的骨折復位有近似的含義。
2、正骨的目的
正骨的目的是將骨折的位移處,盡可能地恢復到正常位置,並采取壹定的固定措施,以達到無需手術就可以將骨折治愈的效果。
3、正骨有哪幾種類型?應如何選擇?
正骨指運用拔伸、旋轉、屈伸等具體手法對骨折部分進行整復,可分為無痛和普通正骨兩種類型。
1)普通
臨床最常采取的正骨方式,正常情況下,正骨時都會有劇烈疼痛,對於可以耐受疼痛的成年人,可采取普通正骨,其有方便快捷、價格低廉的優點,但也存在因劇烈疼痛導致患者無法配合正骨的情況。
2)無痛
無痛正骨指的是采取麻醉藥物,對骨折部位進行麻醉後再進行的正骨操作,可分為局部麻醉、全麻等,麻醉後可以緩解疼痛,減少正骨失敗的概率,但其花費相較於普通正骨高,比較適合疼痛耐受力比較差的兒童和老人以及肌肉發達不易正骨的男性。
4、正骨的發展歷程是怎麽樣的?
中醫正骨歷史較為悠久,是長期以來中華各族人民長期與骨折疾病作鬥爭的經驗總結。
1)馬王堆漢墓中出土的《足臂十壹脈灸經》中即記載了閉合性骨折的治療方法,也就是最早的正骨手法。正骨的興盛時期為明清時代,明代永樂年間,《普濟方》中明確記載了27種骨折的正骨手法,清代《醫宗金鑒·正骨心法要旨》集清以前正骨經驗之大成,詳細地記載了骨折正骨手法的操作方式。
2)清代以後,隨著鴉片戰爭和西方文化的入侵,中醫正骨受到歧視,逐步走向沒落,直至新中國成立,80年代以後,十余所中醫院校相繼成立專門的中醫骨傷專業,中醫正骨才得以延續。
3)中醫正骨的學術思想自明清以後已經完全形成,後續沒有新的技術出現,近現代主要以結合西醫X線或CT檢查來對正骨的手法予以改良,使中醫正骨的成功率得以大幅度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