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與外資保險的比較當外資保險公司紛紛進入中國時,國有保險公司擁有文化、網絡、現有股份等不可比擬的優勢,但與國際化對接困難,管理多層次低效,發展缺乏創新。
1.國際化的短板。首先是競技水平的差距。國外保險公司大而重,是逼近的巨鱷,而中國保險公司小而輕,充其量是初生牛犢。第二是技術含量的差距。保險是經濟發展的產物和附屬品,經濟發展的程度從根本上決定了保險業發展的深度。高度發達的西方市場經濟引領著風險管理技術的快速發展,中國經濟騰飛所蘊含的保險支持需求迫使我們“取其長,補其短”。三是無邊界經濟的標準化需求。中國入世後要在國內保險業立足,不僅需要“內戰”的經驗,更需要與國際保險巨頭抗衡的實力。過去,我們更強調中國的特點。現在和未來,我們要把握國際慣例,遵循國際標準,主動與國際接軌。
2.低效率是短暫的。作為脫胎於計劃經濟壟斷經營的國有保險公司,按行政區劃設置,機構遍布城鄉,網絡覆蓋全國。但是,機構的鋪設並不壹定帶來服務水平和經營業績的提升。成本大、環節多、節奏慢、服務不到位壹直是國有保險公司的頑疾。以車險、運費險“雙代”為例,保險標的在異地出險,由標的所在分公司代表國有保險公司查勘理賠,應該是國有保險公司不可替代的優勢。但手續繁瑣,代理商和代理公司之間推諉的現象時有發生。從管理層面看,外資機構傾向於簡單、精幹、扁平化的管理,而國有公司層級多、層次分明,有穿靴戴帽的感覺,對市場不敏感,向客戶傳遞反饋信息慢。
3.創新的發展是短暫的。隨著開放的趨勢,中國的保險公司越來越多地接觸到真正的商業保險,並越來越深地受到保險市場的影響。人們熟悉的產品開發、客戶關系、風險管理和風險評估等概念已經成為企業生存的基本方式。但由於開放的不徹底和競爭的初始化,國內保險業尤其是國有保險公司在新的經營理念、新的核保技術、新的市場運作模式、新的管理模式等方面仍處於低水平模仿階段,R&D創新能力明顯不足,與經濟發展和開放形勢下對商業保險的需求相比存在較大的滯後效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