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北方和南方的飲食習慣不同。南方人愛吃米飯,北方人愛吃面食,這其實和南北農業生產結構不同有關。中國南方氣候炎熱多雨,耕地多為水田,當地農民因地制宜種植高溫多雨生長習性的水稻。而我國北方降水較少,氣溫較低,耕地多為旱地,適宜旱抗寒小麥生長。所謂“種什麽吃什麽”,長此以往,會養成南北方的飲食習慣。
從食物的量來看,南方的食物大多是小而精的。北方富厚,南方壹年四季盛產蔬菜。冬天北方大白菜最多,還是大棚蔬菜,但品種相對較少。特別是在農村,差別可能更大。
北方的農作物以小麥和高粱為主,輔以各種雜糧。壹般以面食為主,如饅頭、花卷、包子、餃子、餛飩、煎餅、面條等。北方菜粗糙清淡,以醬(如醬骨架)、紅燒肉(如扒雞、香菇)、煎燉等烹飪技巧為主。
由於北方獨特的水土和地理環境,醋成了餐桌上必不可少的調味品。像山西的飲食文化,有著濃郁的黃土高原風味和傳統生活特色。山西人喜歡吃面條,喜歡喝湯和米飯。湯汁濃郁鮮美,構成了山西從雜麥王國到面食王國的血統。
南方的主要作物是水稻,壹般是主食。南方人在東西上做的很精細,比如南方的面食、包子,香嫩滑滑,但不大。海南的面食種類很多,有湯粉、拉面、炒面、炒粉。
由於沿海地區的環境因素,海南人愛吃海鮮,家家戶戶的餐桌上肯定少不了壹條魚。蝦蟹貝類也是海南人的最愛。海南的吃法崇尚新鮮和清淡。很多食物都是蒸熟了再煮,煮的過程中很少放調料,吃的時候再蘸調料。以海南的白切雞為例,別具壹格。清水煮雞,加點鹽,大概是八分熟的雞味道裏最嫩滑的。還有專門的調料,就是雞湯摻蔥、蒜做調料,有的地方摻山茶油或香油,用姜絲、蒜末、橙汁、精鹽做成的調料,風味獨特。
南方的粥也和北方有很大的不同。北方的粥比較簡單,但南方人不僅在粥裏放蔬菜,還會在裏面放火腿、雞蛋、肉沫,甚至粽子都是用香腸和雞蛋包裹的。據說因為天寒地凍,北方人喜歡壹鍋煮,就像吃火鍋壹樣,而南方人喜歡分頭炒菜。這就形成了南方獨特的飲食文化。
任何地區的文化都是壹定地區社會歷史發展的產物,有著深刻的社會和地理根源。在壹定的地理環境下,食物資源和生產活動決定了人們飲食方式的差異。
這深刻地表明,復雜多樣的地理形勢和氣候環境為中國飲食文化的多樣化提供了空間條件和自然基礎。通過以上的分析,我們也可以深刻地了解南北飲食文化的特點和差異,南北差異的融合將形成今天中華民族豐富多彩的飲食文化,並流傳千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