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粵劇:是廣東省的主要劇種,主要流行於廣東、廣西、閩南壹帶。生活在東南亞、美洲、歐洲和大洋洲的華僑和港澳同胞也非常喜歡粵劇。明清時期,許多戲曲從中國傳到廣東,其聲腔與廣東音樂和民間曲調相結合,逐漸形成了壹種新的劇種──粵劇。粵劇用粵語演唱,形成自己獨特的風格。著名演員有辛努洪、馬師曾,代表劇目有《搜索學院》、《關漢卿》。
3.越劇:起源於古越國所在地浙江紹興,是浙江省主要地方劇種,流行於浙江、上海、江蘇、江西、安徽等地。越劇形成於清末。起初都是男演員表演,到了30年代,發展到全是女演員表演。越劇以其委婉的唱腔、細膩抒情的表演成為繼京劇之後的又壹大劇種。著名演員有袁雪芬、王、徐玉蘭,代表劇目有《紅樓夢》、《梁祝》。
4.豫劇:是河南省主要的地方戲,又稱河南梆子、河南高緹。300多年來壹直流行於河南及周邊省份。豫劇的聲音,有的響亮活潑,有的悲涼纏綿,能演出各種風格的劇目,傳統劇目650多個,已發展成為具有全國影響力的劇種。著名演員有陳素真、常翔宇、牛等。代表作有《宇宙前線》、《穆掛帥》、《紅娘》、《七級芝麻官》、《木蘭朝陽溝》等。
5.黃梅戲:是安徽省的地方戲之壹。以前叫黃梅調,主要流行於安徽、江西、湖北壹帶。黃梅戲起源於湖北黃梅的采茶歌。傳入安徽安慶後,吸收當地民間音樂,發展成為這種劇種。黃梅戲以其能歌善舞、唱腔委婉、表演樸實優美、生活氣息濃厚而受到人們的喜愛。
擴展數據:
地方戲要擺脫生存發展的困境,尤其要強化“生產自救”意識,在生產過程中實現文化傳統的創造性轉化。我們知道,戲曲的生存狀態是通過戲劇來反映的。出壹部有影響力的劇,引入壹個起主導作用的“腕角”,對壹部劇的生存發展至關重要。
上世紀50年代,賣了很久的昆曲,可以用“壹出戲”來拯救,以至於留下了“壹出戲(十五關)拯救壹出戲”的佳話。強化“生產自救”意識,必須從生產什麽產品、如何組織生產等方面改變我們的生產關系,從而解放和發展我們的藝術生產力。地方戲曲劇團,即使是歷史悠久的劇團,也迫不及待地期待著天上掉餡餅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程。“項目”保護的是戲曲,是至今仍能產生影響的歷史文化價值。
不能實現“生產自救”的劇團,在“項目”的資助下,可能無法勝任戲曲的保護工作。還需要強調的是,地方戲作為壹種傳統文化表現形式,是壹種仍在傳承、可以激活的“活的文化”。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程強調“原汁原味”。生產自救的概念還包括對傳統的創造性改造,這是壹種發展中的生產自救。我們認為地方戲曲只有追求發展才能有效生存,只有發展中的建設才是最有效的保護。
百度百科-地方戲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