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美德 - 壯族嘹歌的傳承意義

壯族嘹歌的傳承意義

民國以來,壯族嘹歌因“唱情歌”、“不道德”而被禁。新中國成立後,壯族的嘹歌興盛過壹段時間,但在50年代中期後被禁播。“文革”期間,壯族嘹歌銷聲匿跡。20世紀80年代以後,隨著國家對傳統民間文化的重視,壯族的嘹歌得到了恢復和發展,但參與人數卻大大減少。進入20世紀90年代後,隨著現代化進程的加快,傳統民俗文化受到嚴重沖擊,演唱壯族嘹歌的場地和景點減少。參加壯族嘹歌演唱的人數就更少了,年輕人很少參加壯族嘹歌的演唱活動;壯族的遼歌書被大量焚毀,保存的歌書數量大大減少。民謠歌手數量減少,歌廳不復存在;壹些老歌手因年老體弱無法從事流傳歌曲的活動,壯族的嘹歌有加速衰落的趨勢,有消失的危險。壯族嘹歌是壯族傳統的經典民歌,是壯族燦爛民族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在中華民族的悠久歷史中,壯族人民創作了大量的民歌,並代代相傳。它們是壯族先民思想、生活、民族生存和發展歷史的寫照,是壯族人民智慧的結晶,是壯族人民悠久歷史的見證,是偉大祖國燦爛文化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2002年,平果縣四隊在認識到壯族嘹歌是當地獨特而寶貴的壯族民間文化遺產後,提出:“壯族嘹歌是平果文化的拳頭品牌,壹定要打好這個品牌!”自此,壯族嘹歌的發掘、保護、出版、演出發展等工作有序進行。

經過深入挖掘整理,出版了《平果莊嘹歌》叢書,歌曲23000首,92000行。2005年,舉辦了為期三天的“平果宋立傲-廣西歌王邀請賽”,91名歌手,3萬多名觀眾。2006年,宋立傲國王選拔賽在縣人民文化園舉行。* * *共有82位歌手164人參與,最終評選出60位優秀歌手,9位歌手,9位歌手。壯族歌妓(手)積極參加全國性演出和比賽,包括在北京中山音樂廳舉辦的2005年新年系列音樂匯演和第三屆全國南北民歌大賽,舉辦了“歌妓飛揚”——平果壯族歌妓展。在保持“宋立傲”傳統演唱風格的同時,在區內外藝術家的熱情指導和幫助下,平果縣精心打造的宋立傲團、哈遼樂隊先後4次走進央視演播室錄制《民歌中國》等音樂節目,3次參加全國民歌大賽,2次參加南寧國際民歌藝術節開閉幕式演出。

隨著壯族嘹歌保護傳承工作的不斷深入,壯族嘹歌歌手(手)的水平和速度不斷提高,壯族嘹歌歌手(手)在全國演出比賽中頻頻獲獎。2008年,壯族嘹歌入選國務院公布的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成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 上一篇:西州有哪些好吃的西州土特產?
  • 下一篇:如何對小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