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圍繞生產調整生活。壯族是壹個以稻作聞名的農耕民族,大部分節日活動都是隨著生產季節和農耕節奏進行的。如春節、牛二重唱、耕田節、牛魂節(脫軛節、拜牛節)、苗祭節、谷魂節(品新春節)、糍粑節,豐收慶典在古代也被視為迎接新年的節日,被稱為“壯年”。這些圍繞著各種重要生活環節的儀式和習俗,雖然是原始祭祀的形式,但卻具有生產動員和豐富期待的意義,寄托著對美好生活的祝願,在調節勞動生活方面發揮著積極作用。
(2)相互尊重,團結協作。由於水稻生產季節性強,在生產力低下的歷史條件下,耕作過程全靠群體力量。“壹切耕收合作化,壹派古風”(《鎮安縣誌》),“無論有無互濟,無所吝嗇”(《赤雅》)。壹家有百幫,眾人有難,壹人有難,這是壯族社會的傳統做法。許多地方在進行重要的生產生活活動時,往往會出現各種形式的民間互助組織,如“輪牧”、“陪工”,還有“姻緣會”、“長壽會”、“築新會”、“水利會”、“築路會”等等。通過這些習俗媒體,發揮團結互助的精神,抵禦各種困難,實現* * *的生存和發展,增強民族內部的凝聚力。
(3)生活是歌唱的,樂觀的。壯族自古以來就以能歌善舞著稱。南朝吳昀代梁所作的《郾城(治廣西賓陽縣)誌》記載“鄉歌蔚然成風”。明代匡廬《尺牘》說:“正月初壹在,三月初三在中秋”。人們把歌唱活動視為節日和社交活動的重要禮儀,把歌唱視為聰明和智慧的標誌,它已經成為壹種普遍的生活必需品。“壯族男女都把歌唱作為人生觀中最重要的問題之壹。人不會唱歌,就是在社會上孤獨不快樂,就是缺乏求偶的可能,就是不能稱之為有知識的人,只能稱之為豬壹樣的蠢人”(接近劉錫範《脊表與人》)。所以,團體在節日裏可以唱歌的“歌會”壹直盛行,社交活動靠歌曲背書,男女按歌擇偶。歌式的社會生活反映了壯族的文化心理特征和樂觀向上的民族性格。
(4)社會文明了,舊習慣在逐漸改變。壯族有開放的性格,它的社會不是封閉的。自秦漢以來,與漢族和其他兄弟民族廣泛雜居,密切交往,相互通婚。包括風俗習慣在內的民族文化也在相互吸收、融合、變化和發展。如壯族“邀夫來家”(即妻養子)的婚姻習俗,對“重男輕女”、“從夫”等封建觀念及其婚姻制度有壹定的反抗作用,而壯族與漢族的普遍婚姻更有利於吸收先進文化技術,通過“相互融合”謀求自身發展;與此同時,壯族“不出婆家”的習俗也逐漸被改變。再比如,漢族的春節早就是壯族的節日,也賦予了它民族的形式和內容。同時,春節期間還有“打龍獅”(鋼管舞)、唱民歌等傳統慶祝活動。源於追求繼承人的“搶花炮”這壹俗器,如今已成為壯族的傳統體育項目。歷史悠久的三月歌節“浪歌”,或“歌會”,現已發展成為壯族地區各族人民共同慶祝的“三月三”歌會活動。
作為壹種民間文化現象,壯族習俗的產生、演變和發展是由壹定歷史階段的物質生產水平決定的,並受到社會生活結構的制約。隨著時代的進步,那些古老的風俗習慣逐漸成為歷史遺跡,但原始的信仰意識和壹些條條框框依然留在偏遠地區。由於各地經濟文化發展的不平衡,以及自然環境和生活條件的差異,壯族的社會風尚呈現出多種多樣的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