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品新節:壯族民間傳統節日。每年農歷七八月新谷成熟時舉行。壹般每家每戶都單獨住過,還會邀請鄰近的親戚朋友聚壹聚。那壹天,家家戶戶用新米煮飯,宰殺雞鴨準備豬肉,祭祀祖先和各種神靈,以回報他們的保護和豐收。壹大早,婦女們就去地裏砍下綠色的稻葉,供奉給神龕,並奉上食物和水果,然後焚香點燃油燈。壹切準備就緒,把狗叫到神社,舀壹勺新米,用各種菜肴餵它。狗吃飽後,全家人會圍坐在壹起吃飯。傳說最早的谷物種子是狗帶來的。為了感謝狗狗們的貢獻,必須讓它們先吃年貨。
2.壯族民間傳統節日。俗稱螞蚱節。該節日從農歷正月初壹持續到三十日(有些地方持續到十五),在大的村莊或幾個村莊聯合舉行。有“邀蛙女”、“唱蛙女”、“孝蛙女”、“葬蛙女”等祭祀儀式。整個節日中,贊美蛙神給人間帶來雨水,祝福豐收的成就貫穿始終,是壹場娛樂神靈的歌舞盛會。人們把元旦第壹天發現的第壹只青蛙視為神聖,抓到這只青蛙的人受到尊重和支持,成為當年主持青蛙祭祀儀式的首領。現代的蛙婦節演變成了群眾娛樂的節日和歌會,因此也被稱為“馬松會”。
3.吃節:龍州縣和萍鄉市壯族的民間節日。池莉壯語的意思是“慶祝”或“彌補春節”。相傳1894春節臨近時,法國侵略者入侵邊疆。為了打擊入侵者,當地青壯年拿起武器保衛家園,所以沒能按時過春節。正月三十,出征的將士凱旋而歸,鄉親們宰殺了雞和羊,做了糯米糕,熱情招待,慶祝勝利,補上了春節,紛紛效仿。節日期間,人們舞獅,玩龍燈,唱歌跳舞,非常熱鬧。
4.花婆節:壯族的傳統節日。據民間傳說,壯族的始祖劉佳是從花中誕生的。後來導演送了花和孩子。所有的人都是從劉佳花園的花來到這個世界上的,所以他們被認為是花之女神。農歷二月二十九是花婆神的生日。壯族婦女舉行祭祀儀式。村裏同代的婦女結成不同姓氏的姐妹,集資準備雞鴨香燭祭祀花神,然後成群結隊到野外采花佩戴,祈求生育,祝福孩子健康成長。沒有孩子的女人,將來會去野外采花戴上,讓花神給她們送花,送給她們的孩子。如果以後懷孕了,為了讓孩子出生後有靈魂,壹定要請老師在野外念經,要花,還要在路邊的溝裏做搭橋儀式,把花從橋上取下來。孩子出生後,要在產婦床前裝上女神,定期祭拜。這種習俗現在已經消失了。
5.王耀節:也稱為藥劑師節。壯族傳統節日。傳說藥王是強大的藥神。他發現了草藥,治好了人,教人種植、采集、治病的知識。過去,壯族地區所有較大的村莊都有藥王廟。每年五月,端午節祭祀藥王,開展采藥防病活動。如桂北壯族人這壹天上山采集烏桕、田基黃、葫蘆茶、元寶楓等草藥燒水洗澡。我覺得這樣可以讓皮膚光滑,不生疥瘡。靖西縣的壯族人在這壹天開了壹個藥材市場,專營各種藥材,買家熱情高漲。傳說這種藥有特效。此外,家家戶戶還包三角粽子,在屋內煮醋,燒柚子皮,在門口插艾草,以示辟邪,驅除疫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