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美德 - 壯族風俗有哪些?

壯族風俗有哪些?

壯族的節日多與當地漢族相同,春節、元宵、春秋社日、清明、端午、中秋、重陽、除夕等傳統漢族民間節日,也是壯族的歲時節日。

壯族比較具有本民族特點的節日是“三月三”歌節、“牛魂節”、“中元節”等。

1.“牛魂節”,又稱“牛王節”、“開秧節”。

多在春耕以後的壹天進行,有的地區固定於農歷四月初八進行,因為相傳這壹天是牛王的誕辰。

傳說牛王原來是壹位天神,奉玉帝之命下凡幫助人們耕作。

人們感激他的功勞,便在其誕辰祭祀牛魂。

這壹天,各家各戶都將牛梳洗壹番,並修整牛欄,帶著壹籃五色糯米飯和壹束鮮草,到牛欄旁邊祭牛魂,然後把壹半食品及鮮草分給每頭耕牛吃。

2.婚姻

壯族多壹夫壹妻制家庭。過去,“女娶男嫁,夫從妻居”曾經較為盛行,後來過渡到“從夫居”的父系家庭為主。

3.喪葬

壯族傳統的喪葬習俗,主要有兩大葬法,即土葬和火葬。

清代中葉以後,土葬成為主要葬法。

壯族的土葬,以“二次葬”為主要葬式。二次葬,也稱撿骨葬、拾骨葬,壯族稱之為“金罈葬”、“金鐘葬”等。

其葬法是:親屬死後,以薄棺就近埋葬,起“長墓”;待三五年筋肉腐朽後,再掘墳開棺撿其骨骸裝進陶制的“金罈”中,然後擇定風水寶地埋葬,起“圓墓”。

前述壯族的火葬,也是用“金罈”裝儲骨灰,然後擇地而葬,也屬於二次葬式。

近代以來,有個別富貴之人,為顯示自己的身份,壹次葬非常隆重,墓地也建得異常堂皇,不再做二次葬,民間稱之為“大葬”。

不過,在壹般民眾觀念中,對此種葬式並不看重,也不認可。

擴展資料:

壯族的服裝,大部分和漢族相同,但在桂西鄉村中,尤其是中老年婦女,還保存著自己民族服裝的特點。如廣西西北部,中老年壯族婦女多穿無領、左衽、繡花滾邊的衣服和滾邊、寬腳的褲子,腰間束繡花圍腰,下身穿褶裙和繡花鞋,喜戴銀首飾;廣西西南部龍州、憑祥壹帶的壯族婦女,至今仍穿著無領、左衽的黑色上衣,頭上包成方塊形狀的黑帕,下身穿黑色寬腳褲子。

百度百科-壯族

  • 上一篇:“白俄羅斯”現狀,帶妳看看真實的白俄羅斯
  • 下一篇:大明選秀最早是從哪裏來的?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