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筆者闡述多功能廳的建築環境設計:
首先,大廳的大小和幾何形狀
廳堂的大小和幾何形狀對建築聲學環境的影響是非常明顯的,有時甚至是決定性的。那麽什麽是合適的呢?
這方面沒有嚴格的標準。在工程實踐中,筆者體會到,為了使多功能廳達到良好的效果,大廳的幾何形狀應該是長方形和扇形,而不是鐘形和圓形。尤其是壹些新建的建築,因為設計師的別出心裁,把多功能廳規劃成圓形或多邊形,強調造型和布局。眾所周知,弧形墻面如果不做聲學處理,容易產生聲聚焦,嚴重影響聲場分布,破壞聽覺效果。此外,鐘形、圓形等不規則形狀也不利於舞臺和音箱的布置。當然,除非只是用來開會(比如圓桌會議),桌子和座位可以布置成弧形,但側墻還是要設計成弧形。
對於那些長方形和扇形的廳堂,長寬比壹般要求在(1-3): 1以內。筆者強烈反對在3:1以上的狹長區域設立多功能廳。
大廳的高度是壹個彈性指標,隨著大廳的大小而變化。筆者建議最低為:100平米不小於3米,200平米不小於3.5米,300平米不小於4米,400平米以上不小於4.5米,梁底高度可降低0.5米左右。至於身高上限,身高越高越好。
超出以上範圍過大(高度過低,面積較大),應棄用或另行考慮。
由於條件限制,壹般要找專業技術人員對不規則多邊形大廳進行現場評估,精心設計環境和聲學。
第二,舞臺
考慮到多功能廳要有小規模演出的能力和會議主席臺的布置,舞臺是需要考慮的必要設施。舞臺有多種形式,包括傳統的框架式、靈活的桌式、位於中央的高桌式和“T”型。但壹般來說,作為會議、演出等。,作者還是傾向於傳統的框架風格。這有利於會議、影視播放等。臺口寬度壹般應為廳寬的2/3,臺口高度壹般應為臺口寬度的1/2,臺唇(舞臺面)高度壹般應為0.8-1.1米。
第三,座位安排
200座以下的多功能廳,布局如圖(1)所示。300座以上的多功能廳,布局如圖(2)所示。
隨著人們對舒適性要求的提高,對座椅的高度、排距、坡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這個多功能廳的建築環境設計要適應這種變化。這裏筆者根據高、中、低標準提出不同要求,如附表(有會議桌的,行距增加0.3-0.5m):
四、建築聲學處理
為了獲得多功能廳的良好效果,除了優化和篩選其體型外,其側墻的聲學結構建模也不容忽視。在目前的經濟水平下,作者給出了以下原則:
對於1.100平方米及以下的廳堂,原則上可以忽略建築聲音對電聲系統的影響,可根據裝修要求靈活掌握結構和裝修材料。
2.對於100平米到200平米或500-1000立方米的廳堂,我們建議部分側墻和所有後墻略作吸聲處理,面積可控制在廳堂側墻面積的20%左右,選用吸聲系數在0.2左右的材料,如軟袋等。
3.面積為200平方米或1,000立方米以上的廳堂,除第2條要求外,還應適當增加吸聲材料的面積,所選材料的吸聲系數可適當提高(如超細玻璃棉,外層應采用打孔率為8-15%的板材),結構應按聲學要求進行設計和加工。如果超過2000立方米,可以設置聲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