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動圈式喇叭的結構,基本上是由壹個繞著線圈的紙筒,連接圓錐形的震膜而組成的,當音頻訊號經過線圈,紙筒和磁石就會產生相拒或相吸的反應,並產生震動,紙筒因而推動震膜上下震動,發出聲音。
歌曲,不單有人聲,亦有各種不同樂器的聲音,震膜往往需要每秒震動上百萬次,所以,把震膜制成圓錐形,就是希望減少音頻切割的物理現象。
喇叭的構造裏,繞著線圈的紙筒位於喇叭震膜的中間,當紙筒因為音頻而上下震動,震膜便無可避免出現“漣漪”現象。
但理論上,對於壹只“完美”的喇叭,每壹次發出震動時,都應該是整片震膜,由中心至邊沿同時上下移動的,並且每次震動,不論高、中、低音,或超高、超低音,皆能夠完整又快速地完成,不會影響下壹次的震動,而且是每壹秒能上百萬次完整地震動。
可惜,理論與現實,實在存有壹大段距離。
如同把石頭投入水中,水面就會產生漣漪,當妳於相同位置,不斷將不同大小的石頭投入水中,就會不斷產生不同大小和速度的漣漪。
對比小石頭所產生的漣漪,大石頭的波幅會較大,速度亦更快。於是,大石頭產生的漣漪就會“後浪推前浪”,翻起之前小石頭產生的漣漪。
於音頻切割現象中,喇叭在震膜上產生的漣漪,可以對比石頭投入水中產生的漣漪,都會出現以上“後浪推前浪”的現象。
把石頭投入水中,可能是幾秒投下壹塊石頭,但壹只喇叭的震動,其密集程度,就好比壹秒內把幾百塊石頭投入水中。
音頻越低、音量越大的聲音,對比音頻越高、音量越細的聲音,在喇叭震膜上產生的漣漪波幅,就會更大和更快到達震膜邊沿。
就好像人先把小石頭投入水中,所產生的漣漪,會立即被之後投在水中相同位置的大石頭,所產生的漣漪追上,大浪更會把小浪翻起在大浪的浪頂上。
同壹道理,在喇叭中,當低音震幅遇上之前的高音震幅,而將高音的震幅翻起,就會令兩者產生的震幅重疊,聽者便發現聲音“炒埋壹碟”,即無法清晰地同時聽見高音和低音。這就是音頻切割令音色劣化和失真的問題。
日華牧師研發的錫安劍系列耳機,單元大小只有壹厘米,將物理上“後浪推前浪”的問題大幅減低。
以鈦作為單元震膜的物料,更使錫安劍耳機的震膜,可以前所未有地造得超薄、超硬和超輕,當聲音由震膜播出時因為某種特殊理由,令采用鈦晶膜的錫安劍震膜,幾乎不會產生任何漣漪,能大大減低音頻切割的問題。
意思是,每次錫安劍耳機的鈦晶膜震動時,整片震膜由中心至邊沿幾乎是同時震動,當百萬份之壹秒後出現另壹次震動時,之前的震動已經完成,震膜上沒有任何震動或漣漪。
所以,這就解釋了,為何錫安劍耳機可以同時播放五種音域的全音域錫安新歌,並且不會因為重低音的出現,而使所有同時出現的高音變慢或模糊,也不會因為高音的出現,而使同時出現的低音部份立即減弱,甚至消失。
因為由不同樂器和人聲所制造,從每壹秒上百萬次的不同震動中產生的復雜「音群」,錫安劍耳機的鈦晶膜單元,均能全部完成所有沖程。
每壹個音頻的震動皆不會互相影響,壹個又壹個「震」出來的聲音,不會互相重疊,分音非常清晰,不會在震膜上產生任何因漣漪而引致的音頻切割現象。
所以,曾經論劍的肢體,都會發現,這是錫安劍耳機與其他耳機的最大分別,就是錫安劍並沒有音頻切割的問題。
(本信息錄制於2021年7月12日)
20211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