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衛星大地測量已經全面統壹地獲得了地球重力場的大致面貌(包括大地水準面),但無法獲得其精細結構。這是因為衛星的軌道距離地面至少200公裏,地球重力場效應的分辨率只能達到這個數量級。目前,世界上地面重力調查的分布極不均勻,需要進壹步擴大。利用衛星雷達測高技術測量海洋上空的海洋大地水準面起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天文大地測量得到的垂直偏差和天文重力水準得到的大地水準面起伏也是地球重力場的信息。因此,為了研究地球重力場的全面精細結構,需要綜合利用來自衛星、物理和幾何大地測量的各種信息進行統壹處理,有人稱之為全球大地測量。這是研究地球重力場的發展趨勢。
②自18世紀以來,大多數國家都采用不同的參考橢球建立獨立的坐標系。20世紀以來,壹些獨立的坐標系通過聯合測量和計算被整合起來,在西歐、北美、蘇聯和東歐、印度、中國和澳大利亞形成了壹批較大的坐標系。直到開展了全球衛星大地測量,特別是由於衛星多普勒定位技術的發展,才有可能建立全球統壹的地心坐標系。許多國家在原有的天文大地網中增加了衛星多普勒定位點,將天文大地網和衛星定位網結合起來。這已經成為當前的趨勢。發展中的衛星無線電幹涉測量技術不僅可以加強天文大地測量網,甚至可以部分取代傳統的天文大地測量網。可以預計,未來用於確定地面點幾何位置的大地網的布設和加密必然會向綜合利用各種技術的方向發展;而如何最有效、最經濟的綜合利用各種技術,必然是未來的研究課題。
(3)海洋研究和海洋資源開發是目前受到重視的課題,但海洋大地測量仍處於初級發展階段。近年來,聲納技術發展迅速,已成為海水測量的重要手段。如何將這項技術用於海洋大地測量也是今後的研究方向。
④世界上只有少數幾個固定站在做甚長基線幹涉測量。為了更好地研究地殼構造運動,有必要發展流動站和測量較短的基線。同時,需要利用固體潮觀測、衛星激光測距和衛星無線電幹涉測量等技術,綜合所有測量結果,為探索地震預報提供有價值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