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財神的由來:農歷正月初五“迎財神”的習俗,盛行於明清民國,迄今猶流傳民間。接的這位“財神”多指趙公明。因其麾下有招寶天尊、納珍天尊、招財使者、利市仙官四員小神供其使喚調遣。沾光於這套招財進寶的班底,他便成了盼望發財者崇仰祀奉的對象。傳說中,趙公明常懶而散淡,壹年中僅在正月初五那天走下龍虎玄壇壹次,而且是隨意,不定去往哪壹家,所以在舊時人家都在此日趕早鳴放鞭炮,焚香獻牲,搶在前頭迎接他。舊時,壹般商店除夕做完生意便放年假,至初五接過財神,才開門營業,稱為開頭盤。
此外,有人打聽到這位尊神的生日是農歷七月二十二日,因此並不去軋初五的“鬧猛”,而是改在“財神誕日”悄悄備辦盛祭,指望他從後門進來享用。在道教傳說中,財神趙公明神誕之日為三月十五日(亦有稱正月初二的),道教徒多於神誕之日到道觀中奉祀財神,祈求五谷豐登,財源亨通。
除了“迎財神”,有些地方還有“送財神”的風俗。財神只有壹個,加上四員下屬也只湊成了壹個巴掌之數,想發財的人卻有那麽多,供不應求是明擺的,於是便有人主動出頭,平衡供需矛盾,由此導致出壹幅新的風俗--“送財神”。每逢初五之日,貧民乞丐三五結夥,戴起面具,扮成財神班底,號稱“送財神”,也叫“跳財神”。主例須當場送上錢幣酬謝,否則便在妳家門口或店鋪前鬧個不停。窮光蛋扮活財神,搶財神變送財神,這出充滿諷刺意味的街頭鬧劇,倒也稀裏糊塗的迎財神習俗增添了不少額外的情趣。近年來結夥跳躍的“送財神”景象已經不多見。
相關文章:春節的傳說,春節“年獸”的來歷不同地區過中秋節的習俗 農歷壹月為何又稱之為正月 春節吃年夜飯都有哪些講究?
了解更多星座百科、八字姻緣、八字事業、婚姻運勢、財神靈簽、情感合盤、看另壹半、八字測算、姓名速配、壹生運勢、復合機會,您可以在底部點個贊或者在線咨詢(僅供娛樂):/x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