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土學者缺乏足夠的研究力量投入其中,加上明代慕英在大理的文化滅絕政策,研究難度也很大。民間廣為流傳的起源是“燒毀宋明塔”的故事。相傳唐朝時,大理六詔令之壹的首領皮洛格企圖吞並其他五個沼澤。6月24日,皮洛格引誘詔令首領到嵩明塔飲酒,並放火焚燒。被羅登召見的白婕夫人早就看穿了皮羅格的野心,勸丈夫不要去,但迫於祖先崇拜和南詔的力量,她不得不去。伯傑夫人知道這是不吉利的,於是在丈夫的手上放了壹把鐵鍬,據此認出了丈夫的屍體。南詔王見夫人美麗聰明,就強迫她做了妾。伯傑夫人假裝答應,回去安葬丈夫時卻帶領族人與被圍困的南詔士兵浴血奮戰。6月25日,彈藥耗盡後,她投海自盡。
事實上,我們可以通過分析火把節習俗流行的民族的歷史特點來獲得壹些有意義的認識。火把節流行於滇北少數民族,即邊強族,包括白族、彜族、納西族和普米族。壹般認為,邊強民族來自寒冷幹燥的青藏高原。火對這些族群的生存更為重要。幾千年來,火和火炬壹直是國民生活中非常重要的元素。火的高端價值判斷和精神信仰由此而生,幾乎是自然而然的。另壹方面,在熱帶的滇南,如傣族,水對他們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所以傣族有潑水節。
火把節的高潮是玩火把。年輕男女各持壹支火炬。看到有人就從包裏抓壹把松香粉撒在火把上。每撒壹把,就會發出耀眼的火光,發出“砰”的壹聲,火焰燒到另壹邊,這就叫“幹杯”。白族人認為火指的是可以燒掉的黴運,所以競相玩耍,其樂融融。熱鬧過後,年輕人要舉著小火把湧向田間,在火把上撒上松香粉,把麥穗照在谷粒上,寓意消滅病蟲害,確保豐收。工業時代,化纖面料開始流行。化纖面料不耐熱,遇到火把節很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