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觀樓景點介紹:大觀樓位於雲南省昆明市西山區大觀路284號大觀公園內,為三重檐琉璃戧角木結構建築,占地400余平方米,因大觀樓長聯而聞名。
大觀樓為壹座三重檐攢尖頂雲南傳統古建築,平面呈方形,占地面積400平方米,底層建築面積為140平方米。四周設有月臺,南面面水,月臺東西方向寬21.30米,進深4.75米,臺高1米,設有石欄桿,通過七級臺階下到地面,使大觀樓的正面蔚為壯觀。
大觀樓月臺南北方向長18.90米,北面月臺因西面縮回,寬18.60米,進深2.40米,由於北面地坪擡高,月臺僅0.15米高。整個月臺周邊為石灰巖方整石所砌,上墁石板,建築西面和長廊相接(長廊為後建)。大觀樓的平面布局簡潔,主要入口在南北向,東西向各有兩道拱形小門。兩座樓梯在建築東西兩側,從底層上樓到二層,經過廊再進入室內。
大觀樓主體為三層全木框架穿鬥結構,定底層室內地坪標高為±0.00米,則二層樓地板標高5.45米,三層樓地板標高9.70米,屋頂標高(含寶頂)17.30米。臺明為石砌,略寬出墻面,高0.51米。方形布局的柱子分為檐柱、金柱兩層,金柱由四根間距為5.2米、柱徑0.4米、收分0.7%的通天柱從底層直伸到三層屋面,和梁架壹起構成支撐建築的主體框架。
大觀樓的歷史介紹:
康熙二十年(1682年),湖北僧人乾印和尚在近華浦創建觀音寺。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雲南巡撫王繼文巡察四境路過此地,看中這裏的湖光山色,命人鳩工備科相繼修建了近華浦的摧耕館、觀稼堂、牧夢亭、漏月亭、澄碧堂和大觀樓,點綴湖山風景,樓閣建好後,他發現站在樓上,壹眼望去,碧波蕩漾,漁帆點點,心曠神怡,大有觀,於是取名大觀樓。
道光八年(1828年),雲南按察使翟覲光主持重修大觀樓,將原來的二層增建為三層。觀音寺僧凈樂重修觀音寺時,又於寺後建華嚴閣五間三層,高於大觀樓丈餘。凈樂善詩聯,華嚴閣落成時撰刻壹副長聯,世稱“凈樂長聯”。鹹豐五年(1855年),鹹豐帝奕詝詢兵部侍郎、雲南晉寧人何彤雲滇池湖勢,何彤雲“歷陳大觀情形”,鹹豐遂題賜“拔浪千層”匾。
同治三年(1864年),雲南提督馬如龍主持重建大觀樓,歷時兩年,並親自為重建落成後的大觀樓題寫了《重建大觀樓記》手劄。現存大觀樓即為同治三年(1864年)重建。清光緒二年(1876年),近華浦大水,兩廊皆圮,樓亦傾斜,光緒九年(1883年),總督岑毓英重修。
以上內容參考百度百科-大觀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