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都知道,如今是壹個熱點叢生的社會,尤其是國際、商界、娛樂圈,前有代孕棄養風波,後有偷但是偷生子之爭......當今網絡世界,熱點層出不窮。但值得我們好奇的是,為什麽《中國新疆之歷史印記》放出小學生打油詩這壹則新聞,卻可以在我們這樣的網絡氛圍下占據壹席之地?究其原因,脫不開?詩?,更脫不開?歷史?。
反觀我們現在的詩詞境況,現代人幾乎在詩詞方面鮮有造詣,甚至很少寫詩我們的心中難免有壹絲失落,是文化的遺失讓我們心生疑惑,這到底是為什麽呢?
壹、缺少氛圍,脫離校園似乎再難詩意。 我們首先要對這件事有壹個清晰明確的認識,在校園裏,有壹個教育的大背景。這就說明,在校園裏,我們有接觸到詩詞的最大可能性,在這裏我們本能地崇尚詩意。而壹旦脫離了校園,進入社會,我們的心智就更趨於科技現代。這種氛圍的改變,自然而然會讓我們詩意的天平倒向社會發展進步的壹端。與古時候的人們相比,我們生於壹個崇尚科學的時代。這並不是說,科學與詩意是矛盾的。?詩和遠方?正論述了這壹點,但也不可避免地可以發現,這樣的口號並沒有帶來詩意的具體化,而是壹種日常行為的美化。 二、社會改變,當今時代崇尚發展。 既然我們的心中有這樣的疑問:現代人為什麽很少寫詩,鮮有造詣?那就從反面映照了古人的熱愛詩詞。其實,這與社會性質有很大的聯系。古人處於封建的不開明的社會,幾乎沒有接觸到科學,詩詞曲賦就是那個時代的全部文學。而當今時代,我們正處於社會主義階段,我們熱愛科學,我們期望用科學來改變世界。不是說詩詞就毫無用處,而是現代社會快速前進,文學的作用太慢,科學的作用幾乎立竿見影,那麽答案自然不言而喻。 三、我們眼中對於詩詞與寫詩的標準。 現代人很少寫詩,鮮有造詣,看起來是壹個客觀現象,但也不乏壹些主觀判斷。而做出這個主觀判斷的又恰巧是我們自身。詩詞是怎樣的?僅僅是打油詩嗎?寫詩又是怎樣的?三天打魚兩天曬網嗎?我相信我們的心中自然有見地。正如近日同樣獲得關註的那位用詞牌給47為學生寫評語的班主任,他最難能可貴的地方就在於,他擁有寫詩的能力,也堅持寫詩,他懂得作詩的技巧與應當遵循的規律,也多年來對作詩這件事堅持熱愛著。他的身上有詩人的潛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