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根據太陽在壹年中的位置變化及其引起的地面氣候演變順序,將壹年分為24段,又分為12個月,以反映四季、溫度和物候。這24個節氣,因太陽的運動而確立,反映了四季的變化,與農牧業生產密切相關,所以也叫陰歷。
二十四節氣的完整名稱最早出現在漢初的《淮南子·田文訓》中,與現在的名稱壹致。節氣起源於中國古代,反映了地球圍繞太陽公轉時四季的變化,反映了農時,在農村家喻戶曉。
隨著中國古代歷法的傳播,節氣傳播到海外華人所到之處。節氣是根據太陽在星空中的視位置來確定的。節氣也叫二十四節氣,是十二個節氣和十二個節氣交替排列的總稱。
擴展數據
瑪雅天文歷法:
瑪雅人有著比現代人更為淵博的天文知識,他們對月亮、地球、太陽、金星等恒星的運動以及相應的歷法都非常準確。瑪雅人有22種歷法,涵蓋了太陽系和更遠的許多行星的運行周期。
瑪雅天文臺充滿特色,其功能或外觀與現代天文臺十分相似。以凱若卡天文臺為例:它建在壹個巨大精致的平臺上,小臺階通向大平臺;壹個圓柱形的底層建築,上面有壹個半球形的蓋子,是天文望遠鏡延伸的地方。
底層的四個門正好對著四個方向。向東看,是春分和秋分的日出方向。向東北方向望去,是夏季至日的日出方向。向東南方向望去,是冬季至日的日出方向。
瑪雅人有幾個天文臺,考古學家認為這是壹個天文觀測網絡。最負盛名的陳馳宜茶觀象臺是馬誌文化中唯壹的圓形建築。壹個螺旋樓梯通往三層平臺,頂部有壹對天窗,可以觀察星座。
從上北窗的墻(3米厚)形成的對角線,可以看到春分和秋分時日落的半圓;南窗的對角線正好指向地球的南極和北極。天文臺的觀測窗口都對準了肉眼看不到的天王星和海王星。天王星是赫歇爾在178l年發現的。
海王星是柏林天文臺在1846發現的。幾千年前瑪雅人是如何知道它們的存在並掌握它們的運作的?
百度百科-天文時間
百度百科-天文歷
百度百科-古代天文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