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美德 - 如何將文化遺產分為物質文化遺產和非物質文化遺產

如何將文化遺產分為物質文化遺產和非物質文化遺產

文化遺產是歷史留給人類的寶貴財富。

從存在形式上可以分為物質文化遺產(有形文化遺產)和非物質文化遺產(無形文化遺產)。

物質文化遺產是具有歷史、藝術、科學價值的文物;非物質文化遺產是指以非物質形式存在、與人民生活密切相關並世代傳承的各種傳統文化。

壹.文化遺產

根據《保護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公約》,文化遺產包括歷史遺跡、歷史建築和人類文化遺址。

第二,物質文化遺產

包括近現代的古遺址、古墓葬、古建築、石窟寺、石刻、壁畫、重要史跡、代表性建築等不可移動文物,以及歷史上各個時期的重要實物、藝術品、文獻、手稿、書籍、資料等可移動文物;以及建築風格、分布均勻或與環境景物相結合具有突出普遍價值的歷史文化名城(街區、村鎮)。

三。非物質文化遺產

《中華人民共和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法》第二條本法所稱非物質文化遺產,是指各民族人民代代相傳、作為其文化遺產組成部分的各種傳統文化表現形式,以及與傳統文化表現形式有關的實物和場所。

包括:

(1)傳統的口頭文學和作為其載體的語言;

(二)傳統藝術、書法、音樂、舞蹈、戲劇、曲藝、雜技;

(3)傳統技藝、醫藥、歷法;

(四)傳統禮儀、節日和其他民俗;

(5)傳統體育和娛樂;

(六)其他非物質文化遺產。

屬於非物質文化遺產組成部分的實物和場所,均屬文物,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的有關規定。

擴展數據

2006年,國務院設立了壹個節日,以提高人們對文化遺產和自然遺產保護的意識,並將它定為每年6月的第二個星期六。

2017改為“文化與自然遺產日”。

2018主題:文化遺產的傳播與傳承。

中國有30項(包括人類口頭和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入選《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昆曲、古琴藝術、新疆木卡姆藝術、蒙古族長調、端午節、中國篆刻、中國雕版印刷技術、中國書法、中國剪紙、中國傳統木結構建築工藝、南京織錦工藝、華爾、侗族大歌、格薩爾、龍泉青瓷傳統燒制工藝、瑪納斯、媽祖信仰、呼麥、南音、熱貢藝術

中國入選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七大急需保護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羌年、黎族傳統紡、染、織、繡技藝、中國木拱橋傳統建築技藝、新疆* * *爾族麥西熱夫、中國木制活字印刷技術、中國水密艙壁工藝制造技藝、赫哲族依瑪坎。

  • 上一篇:大門的墻有多高多寬?
  • 下一篇:《底層邏輯》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