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美德 - 多元智能理論在美術教學中的應用

多元智能理論在美術教學中的應用

多元智能理論是由哈佛大學教授、著名心理學家和教育家霍華德·卡德納(Howard Cardner)在1983中提出的。系統論述了壹種全新的人類智能結構理論——多元智能理論。他認為,人類的智力是多元的,我們每個孩子都有九種智力,即:語言智力、邏輯-數學智力、視覺-空間智力、身體-運動智力、音樂智力、人際交往智力、內省智力、自然觀察者智力和生命存在智力。多元智能理論使我們能夠更全面地看待學生,更深入地挖掘每個孩子的潛能。近年來,多元智能理論在中國非常流行。有教育專家稱之為素質教育的理論基礎,也有課改專家將其視為指導我國新課程改革的“新理論”。它為開發學生的潛力和創造力以及教師的個性化教學創造了條件。美術是壹門融合多元智能發展的學科,是教授多元智能的有效途徑。正如《美術課程標準》強調興趣壹樣,貼近學生的生活經驗和有趣的事物,有利於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新課程標準確立了新的藝術教育理念和教學方法,即審美教育,培養學生感受美、欣賞美、表現美、創造美的能力,重點是培養審美的人,通過審美幫助兒童認識客觀世界和人的創造能力。多元智能理論為研究藝術教學和發現每個孩子的藝術天賦提供了另壹個廣闊的新思路。如何在美術教學實踐中運用這些智能,讓孩子的藝術天賦得到更充分的展示,從而優化學習,讓每壹個學生都獲得最大的成功?加德納認為,每種智能都代表了不同於其他智能的獨特思維模式,但它們並不是獨立運行的,而是共存、互補、統壹運行的。這些智能通常以復雜的方式協同工作。這樣,我們就應該在美術教學中有意識地運用和培養這些智能。比如在《淳樸古拙的畫像石》課上,可以欣賞古代畫像石的畫面,討論和總結畫像石的表現特征和藝術手法,從而有意識地培養學生的視覺空間智能和語言智能。安排學生在課余時間了解公共場所、社區、公園等場所是否借鑒過石質浮雕技法的石質描述,培養學生的人際智能、視覺-空間智能、自然觀察者智能和自省智能。在對畫像石的表現手法有了更直觀的認識後,我進行了研究和創作。在課前準備好的石膏板上,進行平面設計,選擇雕刻的表現方式,創作出壹幅石雕浮雕作品。這樣可以培養學生的邏輯-數學智能和身體-運動智能。最後,讓學生根據小石頭浮雕作品的內容和風格,選擇或制作自己不同風格的畫框進行裝飾,也可以將作品打印在紙上,添加畫框進行裝飾。舉辦石雕作品展覽。較大的作品分組壹起工作,然後裝飾墻壁或走廊。這樣可以同時培養學生的視覺空間智能、身體運動智能、人際智能、內省智能、自然觀察者智能和生命存在智能。在美術教學中應用多元智能理論,還應樹立靈活多樣的多元評價觀。評價的導向作用或者說“指揮棒”的作用不言而喻。學生上完《簡單古拙》第壹課畫像石後,傳統的評價方式往往是看學生對畫像石表現技法和風格特征的理解和掌握程度,評價結果的最終體現是學生作品的質量。結果,評價的方式被過分地縮小,評價的目的被扭曲,評價的結果被簡化。根據多元智能理論,我們應該樹立多元化的評價觀,重新定位評價。我們的教育評價應該通過多種渠道、多種形式、在不同的學習情境中進行。要關註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參與意識、合作精神、審美情趣、學習態度、創新能力,讓每個學生看到自己的進步和閃光點,從而樹立學習信心,在原有基礎上提高。總之,在美術教學實踐中充分運用多元智能理論這壹先進理念,對於因材施教,開發學生潛能,以優勢智能的發展促進全面素質的提高,實現教育的人性化,把每壹個學生都培養成為智力發達、人格健全的人,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 上一篇:女孩們收集了很多藝名。古代女孩有哪些好聽的名字?
  • 下一篇:如何看待中國古代的大團圓結局?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