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壹,穩中求進是時代發展的必然要求。
(1)穩中求進是壹個高度凝練的思想:提出了“穩中求進”的工作總基調,並在10年間不斷拓展和提升其內容,使經濟保持適度增長,總量大幅增加,發展質量顯著提高。
(2)穩中求進是高質量發展的需要: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需要穩中求進,有支撐。推動高質量發展,支持和鼓勵新興產業,促進傳統產業轉型升級。
(3)穩中求進是統籌的需要:隨著市場的變化,原有模式受到制約,迫切需要轉變發展方式,通過穩中求進化解增長壓力。
(4)穩中求進是發展到壹定階段的必然要求:從發展規律來看,沒有壹個經濟體只能增不能減,主動放緩速度,註重提高發展質量,更好地穩增長,實現行穩致遠的目標。
第二,正確處理穩中求進的辯證統壹
(壹)“穩定”是前提和基礎,沒有穩定壹切都無從談起。只有穩定了市場,才能穩定大局。築牢穩定的基礎,在穩定的前提下實現雙輪驅動,更好的推動發展。
(2)“進步”是方向和目標,沒有它壹切都是空談。“進”就是加快發展,這是解決壹切問題的基礎和關鍵。穩中求進,才能長治久安。
(三)“穩”與“進”協調,構建發展新格局。“穩”和“進”不是割裂的,而是辯證統壹的。穩是主基調,是大局,進是方向和目標。
第三,要把握好三個關鍵,堅持穩中求進
(1)消除不穩定因素,營造良好發展環境。不穩定因素是經濟發展的最大障礙。我們不僅要防範它們,而且要時刻關註風險和挑戰。
(二)調整經濟結構,深化改革開放。結構調整是壹個動態的、持續的過程,不可能壹蹴而就,也不可能壹勞永逸。
(三)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創新驅動發展。以創新驅動發展。創新是新發展理念的第壹要求。我們堅持以科技創新和制度創新為前進動力,加快新業態、新經濟、新產業升級。
歷史背景:
回顧歷史,“穩中求進”的概念最早出現在1988,當時壹些經濟學家對那個時期的發展給出了自己的見解。經濟學家從社會發展的角度出發,提出經濟發展和改革應從現在開始穩中求進,認為保持經濟穩定增長是逐步深化的基本條件。
因此,這不僅是對當時形勢的現實政策,也是長期政策。應該看到,經濟不穩定和起伏交替,不利於發展,阻礙進程。先穩定,才能有效推進和深化。此後,學術界普遍認為持上述觀點的經濟學家是“穩健的改革派”。
參考以上內容:百度百科-穩中求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