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山裝
孫中山中山裝是孫中山先生在廣泛吸收歐美服飾的基礎上,結合日本學生裝和漢服的特點,設計的壹種立領、口袋蓋的四貼口袋衣服。被世人稱為中山裝。
1929年4月,中山裝被國民政府正式宣布為法定制服。20世紀50年代以後,中山裝成為從國家領導人到普通百姓的官方服裝。
80年代後,中山裝在民間逐漸被遺忘,但國家領導人出席重大活動時仍習慣穿著。
2065438+2006年2月29日,民革中央向全國政協十二屆四次會議提交提案,建議將中山裝作為正式國服。
2.燕尾服
燕尾服是歐洲男士在正式的特殊場合穿的禮服。它的基本結構形式是短前身、西服領形、長後身、燕尾形後衣,有兩個開衩,起源於歐洲馬車夫的服裝造型。顏色多為黑色,寓意嚴肅、認真、神聖。
3.蒙古服飾
蒙古服飾包括首飾、長袍、腰帶和靴子。男女老少壹年四季都喜歡穿長袍,春秋兩季穿雙袍,夏季穿單袍,冬季穿棉袍或裘皮袍。男袍壹般寬大豪放。
女性的禮服很緊,以顯示其苗條和健康的身材。男裝多以藍色和棕色為主,女裝喜歡用紅色、粉色、綠色和天藍色。腰帶是蒙古族服飾的重要組成部分,由緞子或棉布制成,長三四米。
蒙古族喜愛的靴子分為皮靴和布靴。蒙古靴做工精細,靴內有精美的花紋。戴首飾和帽子是蒙古人的習慣。瑪瑙、玉石、珊瑚、珍珠、白銀等珍貴的原材料使蒙古族的首飾豐富而奢華。
4.藏族服飾
藏裝主要是傳統的藏裝,特點是袖長、腰寬、胸大。女人冬天穿長袖長袍,夏天穿無袖長袍,裏面是各種顏色和圖案的襯衫,腰前有壹條五顏六色圖案的圍裙。
藏族同胞特別喜歡哈達,視之為最珍貴的禮物。哈達是壹種雪白的織物,壹般寬約20至30厘米,長約1至2米。它是由紗線或絲綢制成的。每當有喜慶的事情,或有遠道而來的客人,或拜訪長輩,或遠行,都要獻上哈達以示敬意。
5.滿族服飾
滿族服飾是指男性穿的馬蹄袖長袍束腰,或袍蓋雙排扣上衣,女性穿的尺長旗裙,或馬甲。
20世紀30年代,滿族男女都穿直筒、寬胸、大袖長袍。女式旗袍下擺至小腿,繡花。男士旗袍下擺及腳踝,無紋飾。
20世紀40年代以後,由於國內外新時尚的沖擊,滿族男子旗袍被廢棄。女式旗袍由寬袖變為窄袖,直筒變得緊身貼近腰部,臀部略大,下擺回收,壹直到腳踝。
百度百科-正裝
百度百科-民族服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