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美德 - 如何深化基層治理

如何深化基層治理

基層治理是國家治理的基石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制定了“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目標,提出社會治理特別是基層治理水平顯著提高。但是,當前基層治理仍存在不少困難和痛點,社區和村級治理問題更加突出。農村集體“三資”管理不透明,村級小項目建設失控。這些問題很具體,很現實,關系到老百姓的生活。如果不及時解決,會影響基層的穩定和群眾的“幸福指數”。

基層治理中主要問題的表現

基層治理復雜,很多問題真的很難處理。但是,如果有心動真格的,解決問題,可能也沒那麽難。許多“小問題”之所以成為“老大難”,是因為壹些基層黨員幹部和公職人員不作為、慢作為、亂作為;有的權責邊界不清,相關部門覺得不是自己的事,互相踢皮球;有的權力運行不規範,體制機制存在漏洞...這就要求發揮監督在促進國家治理體系有效運行中的作用,推動基層治理提質增效。

要從重點入手,找準發力點。

群眾的聲音在哪裏,有哪些憂、憂、憂,群眾身邊有哪些腐敗和作風問題,監督力量就應該指向哪裏。

對紀檢監察機關來說,要把監督觸角延伸到田間地頭、大街小巷,狠抓責任落實,密切關註群眾反映的違法違規問題,督促基層幹部和公職人員切實擔負起責任。比如,江蘇就開發建立了農村集體資金監管制度,“覆蓋村級所有資金”,既倒逼村級規範村級財務管理,又督促村幹部廉潔自律。

讓群眾從“旁觀者”變成“監督者”

沒有群眾參與,基層治理就是壹句空話。群眾是最強的監督力量。很多時候,群眾想監督,也有能力監督,但社區、村兩級的事務不夠公開,群眾面臨著想看看不到又想管的尷尬局面。各地從基層治理的重點出發,把權力公開作為重要抓手,不斷創新形式,開辟多種渠道,方便群眾參與監督。比如河南澠池建立微權力監管平臺,打通監管“最後壹公裏”。村裏做什麽,每壹分錢花在哪裏,都要曬在陽光下,公開接受群眾監督。

讓科技為基層治理增光添彩

應該以群眾想監督的方式給群眾提供什麽樣的監督。僅僅依靠傳統的公告欄向群眾宣傳已經不能滿足全方位的需求。迫切需要通過手機、電腦、查詢機、有線電視、智能大屏幕等形式,將科技與群眾監督結合起來。如江蘇銅山建立基層陽光管理系統,利用互聯網和大數據技術,保障群眾參與監督的便利性,實現隨時隨地監督,體現智慧政府、陽光政府、服務型政府建設。

基層治理是壹個動態過程。老問題解決了,新情況新問題又可能出現。要以永遠在路上的恒心,把紀檢監察機關的專項監督與其他方面的監督結合起來,讓群眾知道有監督,參與監督。傾聽群眾呼聲,了解群眾意願,消除痛點、解決難點、打通堵點,不斷發揮監督在基層治理中的基礎性、支撐性作用,以高質量的監督推動基層治理提質增效。

  • 上一篇:如何加強傳統文化教育和審美教育
  • 下一篇:如何控制成本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