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頌》的宗旨重在“為觀眾解讀經典背後的文化內涵”和“用流行唱出經典”。經典誦讀的背景是為了響應十九大報告中“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的精神。形式是“和詩唱和”,傳統詩詞經典與現代流行的結合產生了新的火花,從而賦予經典新的時代屬性,產生了新的先鋒文化,開創了文化節目的2.0時代。
也就是說,基於古典文化的同調,古典詩詞比中國詩詞大會更具創新性。《中國詩詞大會》已經出版了兩季,形式變化不大。觀眾已經失去了壹部分。這個時候出現了“新風格”,戰場當然會轉移。
其次,“中國詩詞大會”的形式是鑒賞、經典知識問答、朗誦詩詞點評,可能有壹定的收視率,但後續較弱;《經典詠》不壹樣。它結合了古典音樂和流行音樂,譜寫了壹首朗朗上口的歌曲,非常受歡迎。嘉賓的角色已經涵蓋了欣賞的環節。同時,沒事的時候可以從QQ音樂、酷我音樂、酷狗音樂下載歌曲來聽。人人都有的微信,搖壹搖也能找到這首歌。炒雞方便。這些客觀條件使得節目的“余熱”持續時間很長。而且,幾首好歌簡直百聽不厭。單曲循環可以玩壹整天,第二天就可以回來。但是《中國詩詞大會》看完就過去了,不會有再打開看壹遍的欲望。會給後來者糟蹋,甚至不想看。論耐力,經典念經是完勝。
除了以上兩點,《經典詩詞》還有壹點完全爆了《中國詩詞大會》,那就是資源。康震、孟漫、李博、王立群是詩歌大會的嘉賓,經典詩詞的康震、王黎光、庾澄慶、曾寶儀也是旗鼓相當。但比不上人民的《經典頌》節目組,每期都能請幾個小鎮的幾個大腕。中央音樂學院古琴導師很多,但很少用八百年前的古琴即興創作。能瞬間點亮我整個世界的龔琳娜,經常聽,卻很少聽到與鐘聲相呼應的楚歌;活著的谷建芬老師蹣跚走上舞臺的那壹刻,我的眼睛微微有些濕潤...
《古典詩詞》節目將中國古典詩詞與現代音樂巧妙結合,重新作曲,既保留了中國古典詩詞的意境,又通過現代音樂使其更易記憶,通過演唱更易傳播,引入著名音樂人,通過粉絲進壹步擴大中國詩詞的影響和傳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