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美德 - 安康旬陽傳統嗎?

安康旬陽傳統嗎?

說到陜西古城,很多人會想到韓城古城或者高家堡。其實在陜西的大山深處,還有壹座古城,就建在壹個三面環水的“島上”。人們可以打開窗戶俯瞰懸崖。在這座古城裏,古巷古宅多,古街多,景點多。因為沒有被開發,即使在陜西,也很少有人知道。

這是黃上周在安康旬陽縣見到的旬陽古鎮。

說到旬陽,有些喜歡旅遊的人可能聽說過它是陜西著名的“太極城”。

旬陽位於陜西省東南部,秦巴山區腹地,北接商洛市鎮安縣,東接白河縣,南接平利縣,西接安康市。全縣總面積3500多平方公裏。漢江自東向西橫貫全縣,渭河自西北向東南流入漢江。渭河和漢江的交匯處是旬陽縣的所在地。

我們今天要說的旬陽古鎮也在這裏。

潯陽的名字來源於渭河,渭河也給了潯陽壹份大禮。在它與漢江匯合的最後階段,突然扭起腰來,形成壹個“S”形的大灣。河水沖刷著淺灘和懸崖,深谷隔斷了土地,自然形成了旬陽縣的太極格局。

其中,旬陽老城就是《太極圖》中的“陰魚”。

旬陽古鎮位於渭河南岸,漢江西側,正好處於渭河匯入漢江的關鍵位置。千百年來,它享有漢江黃金水道的地理優勢,形成了擁擠的城市。

千百年來,人們在這懸崖之上的狹長地帶努力開發,建造家園,建立城邦,連接街巷,建造房屋。壹個不到兩平方公裏的小島——方圓,成了壹座獨壹無二的“島上古城”,有著從南到北、從上到下四通八達的小巷和無數房屋。

在旬陽老城區,有幾條貫穿全城的主要街道,如炮房路、商城街、下城街、人民路等。此外,還有許多分支小巷,如劉嘉湘、富民街和東二七,它們形成了縱橫交錯的交通網絡。

其中,炮樓路和人民路連在壹起,構成了老城區的“主要骨幹”。這兩條路的兩側,也是旬陽古鎮古民居最密集的路段。

這些老房子多為磚木結構,臨街的壹面多為木質,壹般為兩層。底層多為同色木材,上層是低矮的閣樓,壹個挨著壹個,兩棟樓之間用山墻隔開。

山墻臨街的那壹面,壹般都是刷粉的,有點徽派古建築的味道。非常精致細膩。可見這可能是舊社會有錢人的財產。

街道兩旁有許多保存完好的古宅,大部分仍有住戶,至今仍起著住房的作用。壹路上,粗略數了壹下,至少有十幾二十棟。

其中,最“高聳”的建築是“人民南路128號”,壹棟臨街的三層古建築,整體木質外墻,雕花窗格,看起來十分雅致。雖然已經有些破舊,但還是能看到昔日的輝煌,現在還有人住在裏面。

除了這些老街、古巷、古宅,旬陽古鎮還有兩個值得壹看的旅遊景點:

壹個是旬陽縣西門。

西城門建於明崇禎八年(1635),清嘉慶年間翻修。旬陽縣有東西南北四個城門,危險的地方還有瞭望塔。現在只剩下西門和與之相連的壹段城垛,這個古老的大門依然是人們出入的通道。

壹個是旬陽文廟,也就是旬陽縣博物館。

潯陽文廟的位置在衙門口,潯陽育才學校大門對面。建於明洪武五年(1372)。原址在老城北門外,成化八年(1472)遷至此處。

這是壹個保存完好的古建築群,依地形逐層上升,有淩杏門、池畔、大成殿三個院落。院子裏還有壹棵千年古柏,樹下有阿明王朝的石碑。據說石碑用石頭敲擊能發出金屬的聲音,所以人們稱之為“白銀銅碑”,這是旬陽的壹大景觀。

文廟裏陳列著很多旬陽的文物,有從全縣各地收集的古代匾額、楹聯,歷代出土的文物等等。

因為我只呆了短短的兩個小時,旬陽老城區有些地方可能還沒有轉移,有些地方的解釋可能不太準確。歡迎指正。

  • 上一篇:如何選擇優質的養老院?
  • 下一篇:家庭教育的主要特征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