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被文化部授予“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稱號。
融水苗族的坡社大多集中在正月初三到十七這段時間。安川的“十七坡會”與安泰鄉的“十三坡會”和香粉鄉的“古龍坡會(十六坡會)”並列三大民族鄉鎮,雲集廣東、廣東、江蘇、浙江、上海、北京、東北、港澳臺,甚至東南亞、日本、澳洲、歐美。
在坡會上,青年男女們集體唱起苗族歌曲,表達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對純潔愛情的追求;坡會踏堂舞是苗族舞蹈的典型代表。幾十名年輕女子身著盛裝,圍成圓圈跳舞。氣氛歡快,場面熱烈。蘆笙是苗族最喜愛的民間樂器,每次坡會必有蘆笙。蘆笙歌有迎賓歌、送別歌、借路歌、慶典歌等。,五花八門,聲音洪亮,地動山搖。
融水廟會是由當地村落中德高望重的人組織的,當地村民往往將其視為本民族的文化象征,捐款捐物積極參與,體現了融水廟會的自發性。此外,坡會社的民間信仰、春祈秋報的儀式觀念、蘆笙堂、左美、鬥馬等都體現了當地村民文化生態的原始性。所以文革期間雖然有壹段停滯期,但是苗坡會很快就恢復了。
安川的“十七坡會”尤其以元寶山壹帶的山神“莽鬼”表演而聞名,故又稱“莽鬼節”。作為壹個獨特的節日,苗族系列坡會群不僅給當地人民帶來了壹個聚會活動的機會,也使村民們實現了展示才藝、談情說愛、交友敘舊、傳遞信息、交流技術、交易買賣等不同的願望。,展示了本地區各族人民的生產生活特點、風俗習慣、民族審美情趣,體現了民族情懷。
國家高度重視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2006年5月20日,苗系坡會群被國務院批準列入第壹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榕江支流四維河,發源於廣西壯族自治區融水縣元寶東麓,自西向東貫穿安川鄉全境,流經大祥鄉安寧村大寶屯,進入融安縣城,在四維河口從大澤流入榕江。全長50多公裏,其中安創40多公裏。屬於珠江水系西江幹流黔江段支流柳江上遊榕江壹級支流。四維河有美麗的自然風光。源頭的元寶山山腰上有很多瀑布。蜿蜒曲折,懸崖絕壁令人嘆為觀止。有時水流湍急,有時水流平緩。沿岸竹林蒼翠搖曳,杉木林郁郁蔥蔥,滿山遍野。民族村寨的木質建築,依稀散落在河山之間。杜鵑花倒映紅河水,竹筏木筏悠然漫步,是壹道美麗而原始的自然風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