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歲過節的習俗。
受客家習俗的影響,贛州市的居民除了在春節、清明節、端午節和中秋節等傳統節日舉行慶祝活動、節日、宴會和旅遊外,還特別重視立春、長夏、中原和重陽節,這是漢族人的共同習慣。
比如幾個節日。
春節農歷正月初壹至十五,俗稱“過年”,是壹年中最隆重的傳統節日。除夕之夜,老人徹夜不眠,稱為“守歲”。大年初壹零點,大家會放鞭炮打新年,早上起床,大家會更新衣服,晚輩會拜長輩,長輩會給孩子壓歲錢。舊習,此日不訪,禁止掃地,忌汙言穢語,以求壹年四季吉祥;有的人為了壹年四季老少平安,壹直吃素。解放後,不出門、禁止掃地的習俗逐漸消失。城市居民挨家挨戶,親戚朋友相互走訪,各級領導親自到生產壹線看望堅持工作的人。從老習慣的第二天開始,走親訪友,上門拜年。說“健康長壽”、“萬事如意”等吉祥話,主人馬上用臘肉和糖果招待客人,並陪他們喝酒喝茶。從初壹開始,每天放鞭炮,放煙花,打各種燈籠,龍燈,鯉魚燈,車燈,跳蚤燈,抓龍燈,字燈,壹直到元宵節。15日的元宵節更是熱鬧非凡,彩燈、高蹺、舞獅在各地的大街小巷、鄉村翩翩起舞,鞭炮轟鳴,鼓樂轟鳴,熱鬧非凡。在古代,玩龍燈據說可以驅走邪靈,帶來好運,使國家繁榮和人民安全,並有好天氣。所以,當花燈隊來的時候,各衙門、各店鋪都爭先恐後地爆棚歡迎,高喊“龍燈到妳家,四季興旺”、“龍燈轉,今年賺壹萬”以示好運,然後主人請妳喝茶、喝酒或送人。農村的燈籠遊過村莊、房屋,燈籠火把劃破天空,更是熱鬧非凡。
在春天開始的這壹天,當春天來臨時,甚至在半夜,人們會點上香燭,放鞭炮,這就是所謂的“春節”,然後他們會放春酒,吃春卷,打春燈來慶祝。這種習俗自古以來就經久不衰。體現了贛州人對春天的向往和熱愛。
清明舊稱“三月節”。宋元以清明踏青為“踏青”,故又稱“踏青節”。這壹天,家家戶戶都用三種動物(豬、雞、魚)、米酒和香紙箔進行基本祭祀。農村還有個習俗,勸門前“三月三草”。解放後,每到清明節,各機關、團體、學校還組織青少年到革命烈士陵園祭奠烈士墓,緬懷先烈功績。前後壹段時間,也有人沿襲古老的徒步旅行習俗,組織年輕人到郊外遊玩,稱為“春遊”。
隴夏甘南瑤族和畬族都以狗為圖騰崇拜。相傳長夏是狗的生日,家家戶戶都給狗吃米粉和肉。受這種習慣的影響,贛州人繼承了下來。長夏那天,家家都要吃米線。
肉和包子。
端午節每年端午節前夕,贛州各地的農貿市場都有艾草、楓葉、菖蒲、掃地燈等鮮草出售。端午節,家家戶戶都要用這些新鮮的草燒水洗澡。據說它們不僅能強身健體,還能驅邪。在過去,每家每戶都在門裏放菖蒲和艾葉,孩子們戴著香囊和絲網雞蛋。下午在屋前屋後撒上雄黃粉,然後設宴讓全家人喝雄黃酒。贛州三面環江。每年端午節,在江兩岸的張江和貢江都有龍舟比賽。人們壹邊吃粽子,壹邊為龍舟賽吶喊。壹千多年來,從未間斷。
中秋節贛州人叫它“七月半”,也叫鬼節。在這壹天,每個家庭都要為死去的親人準備壹些紙錢,有些人還會買壹些紙做的生活用品。晚上家家殺壹只鴨,在紙錢上潑鴨血,點上香燭,把紙錢和鬼壹起燒了,叫給陰間的親戚享用。
贛州人過重陽節,其實很少有人爬山,但家家戶戶都要吃壹種“土豆包”,就是用腳把土豆磨成泥,加面粉或米粉,油炸而成。這幾年每到重陽節,土豆包子大量上市,很多人也不再自己炸了。這種習俗被繼承了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