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觀念中有許多積極的思想,可以對人和家庭產生積極的影響,促進社會的和諧發展。家的觀念根深蒂固,因為中國文化中家的觀念始終是維系人的情感的精神內核。漂泊在外的遊子向往“落葉歸根”,在家庭關系上崇尚“老幼有序”,“敬”、“孝”、“敬”、“和”等壹系列值得我們繼承和弘揚的傳統美德,是我們家庭觀念的具體體現。這些經歷了風霜,越來越顯示出人生效益的理念,不斷凝聚成民族智慧,支撐著每個人、每個家庭的發展。北京美術家協會副會長濮存昕,因為他的壹個祖先刻了“清白官的後代”而踐行了清廉的品質。
?傳統的家庭觀念還保留著壹些不適應社會進步的觀念,在壹定程度上阻礙了人的個性發展,不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在社會發展中,“不孝有三,無後代為大”、“養兒防老”等壹些腐朽思想抹殺了人作為獨立個體存在的事實,與現代社會倡導的自由和個性發展背道而馳。況且人的意義不應該僅限於此。如果“家”的意義僅僅停留在香火的延續上,那麽“人”的本質就會變得很淡。
?家庭觀念中有“精華”也有“糟粕”。我們要弘揚家庭觀念中積極的部分,同時也要警惕家庭觀念中腐朽落後的思想。比如繼承傳統“孝”中“敬孝”的部分,摒棄“愚孝”的部分。中國的家族制度和文化延續了幾千年,維系著家族的感情和發展,具有旺盛的生命力。我們要學會正確認識家庭觀念中的“精華”和“糟粕”,比如,內化那些積極的觀念,摒棄那些不適合時代進步的觀念,使傳統的家庭觀念符合新時代,不斷發揮其無窮的生命力和創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