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美德 - 對國歌的理解

對國歌的理解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是《義勇軍進行曲》。

1949年9月27日,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壹屆全體會議通過決議,在中國人民國歌正式制定之前,采用田漢作詞、聶耳作曲的《義勇軍進行曲》作為國歌。《義勇軍進行曲》被稱為中國民族解放的號角,自1935年在民族危亡的關鍵時刻誕生以來,在民間廣為流傳,對激發中國人民的愛國主義起到了巨大的作用。1949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決定將這首歌作為國歌,這首歌反映了中國人民的革命傳統和居安思危的思想。

1978年3月5日,第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壹次會議通過了《義勇軍新詞進行曲》。1982 65438+2月4日,第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通過關於中國人民國歌的決議,撤銷全國人大3月5日通過的新詞1978,恢復田漢作曲的《義勇軍進行曲》為中國人民國歌。

2004年3月14日,十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通過憲法修正案,規定“中國人民國歌是義勇軍進行曲”。

國歌的誕生

新中國成立前夕,CPPCC召開會議討論國歌問題。著名畫家徐悲鴻、著名建築師梁思成強烈推薦《義勇軍進行曲》作為國歌。毛澤東和周恩來立即表示支持他們的意見。但也有人認為新中國即將成立,這首《中華民族到了最危險的時候》的歌詞不合時宜,主張換歌詞。周恩來發表講話,提醒大家居安思危,不要居安思危。留下這句話,讓我們的耳朵響起來。1949年9月27日,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壹屆全體會議通過決議,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正式制定之前,采用《義勇軍進行曲》作為國歌。

1934田漢(右)與聶耳合影。

《義勇軍進行曲誕生於1935》,編劇田漢;聶耳,中國新音樂運動的創始人,作曲。這首歌原本是電影《風暴之子》的主題曲。電影《風暴之子》描述了“九壹八事變”後,日本帝國主義侵略中國東北三省,中華民族處於生死存亡的緊要關頭。在國民黨的反動統治下,壹些知識分子從消沈和仿徨中勇敢地走向抗日前線。田漢寫完這個電影故事就被反動派逮捕了。主題歌詞寫在香煙的錫箔襯紙上。聶耳主動拿到了歌詞,在去日本之前就完成了樂譜初稿,到日本後很快就寄回來了。隨著電影的放映和救亡運動的發展,歌曲傳遍了祖國的每壹個角落,被稱為中華民族解放的號角。

“文革”期間,因為田漢被打倒,歌詞不準唱,國歌只能樂隊演奏。1978年3月5日,第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壹次會議通過了《義勇軍新詞進行曲》。更改國歌歌詞後,各方面壹直有不同意見,要求恢復國歌原歌詞。直到1982,65438+2月4日,第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通過了關於中國人民國歌的決議,撤銷1978年3月5日全國人大通過的新詞,恢復田漢作曲的《義勇軍進行曲》為中國人民國歌。

  • 上一篇:客家中秋節有哪些習俗?
  • 下一篇:腿部截肢屬於幾級傷殘。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