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人稱八月節或八月半。中秋節月圓時,客家人會在院子裏、陽臺上,或在禾平草對著月亮升起的屋前,擺上月餅、花生、柚子等水果,為“月光祭拜”活動做準備。
在客家地區,除了吃月餅這種具有普遍意義的傳統中秋食品,還有哪些傳統習俗?
觀月殺柚
客家地區盛產柚子,中秋節客家人賞月必不可少。切柚又叫“殺柚”,寓意驅邪。
有的地方說剝柚子皮是“剝鬼皮”,也體現了驅邪消災的願望。圓柚子也代表圓家人。
綁燈籠
傳統的竹紙燈籠,客家人經常在春節和中秋節等節日活動中使用。
制作竹制燈籠的傳統工藝很復雜。買了竹坯後,要經過封坯、掛樣、糊坯、曬坯、制漿、再曬坯、寫字、作畫等九道工序。
《秋夜》開篇,去年客家紅燈籠在央視亮相時,會有200多名演員擡著傳統客家竹紙燈籠,上面寫著上百個姓氏和廳號,從各個入口進入舞臺,形成壯觀景象。
舒秋秋
在客家地區,有種植燈籠的傳統習俗,這就是所謂的“中秋節”。樹也是豎著的,表示燈豎立得很高,所以也叫“豎中秋”。
每到中秋節,晚上,燈籠裏都會點上蠟燭,還有許多小燈籠、彩旗、銀鈴等。都是下面連起來,用繩子綁在竹竿上,高高地立在瓦檐或陽臺上,或者用小燈籠做成字形或各種形狀,掛在家裏的高處,如平臺、屋頂或高大的樹上。
夜晚,城市裏的燈光如繁星,與天上的明月爭輝,共慶中秋。
崇拜月光
中秋節的晚上,壹家人吃完團圓飯後,必須擺上各種水果,進行壹個“月光崇拜”的儀式。
清代有壹首《羊城支竹詞》,詩中說:“中秋如何?每家都餵更多的蛋糕和魚餌。拜完嫦娥,澆完月,香芋會攪出更多的螺螄。"
有屋頂的住戶在屋頂上,沒有屋頂的住戶在家門口擺開八仙桌燒香祭拜。除了月餅,還有柚子、柿子、香蕉、楊桃、油桃、芋頭等。芋頭講究“母子連心”(芋頭媽媽放在菜的中央,芋頭籽放在周圍,寓意合家團圓)。
祭拜完月光,壹家人圍坐在壹起,分享各種貢品,炸螺螄等。,又聊起家庭關系到深夜。
吃五仁月餅
在客家地區,有“五仁月餅”和壹種由糯米粉和糖制成的圓餅。
雖然社會經濟不斷進步,但客家人壹直傳承著傳統的飲食文化,並在發展民俗飲食文化。
除了普通的月餅,客家人還會買“五仁月餅”,祈求五谷豐登,生活豐富多彩。
唱民歌
月下放歌是客家地區壹項由來已久的中秋活動。已故廣東民俗學會成員黃火星說:“許多地方在中秋節期間都有唱山歌和打山歌的活動。
梅縣、松口等地很流行民歌,八月半特別熱鬧。“月色照山坡,山多樹多。中秋節,山裏唱客家山歌。”
客家山村的村民坐在壹起,唱著關於月亮的歌,欣賞著月亮。這是客家人在中秋之夜的獨特民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