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種前,要選擇樹幹挺直、性狀優良的壯樹作為采種母樹,並進行標定。當果實變黃時,壹些果實開裂並開始吐出白色的柳絮,就可以收獲了,可以割穗或收集掉落的種子。種子采集後,放在室內的席子或小泥上,鋪5cm左右的厚度,每天翻5-6次。2-3天後,果實全部開裂,可用竹竿脫粒種子。晾曬至種子含水量為4%-5%,在幹燥低溫條件下密封貯藏。每30-50公斤穗可獲得1公斤純種子,每公斤約11-2萬粒種子。小葉楊的種子容易失去發芽能力,所以壹般是隨收獲播種。
種苗繁育
首先,播種育苗
小葉楊播種育苗比扡插育苗復雜,但有性繁殖可以提高生活力、抗病蟲害和抗旱能力,延長壽命。因此,小葉楊播種育苗比扡插育苗復雜,但有性繁殖可以提高生活力。小葉楊優良性狀的研究在生產實踐中具有壹定的價值。
1.播種:播種前,在腳底澆上水,待表皮稍幹後,將床面(或壟面)2-3cm的表土用平耙充分耙碎,然後均勻播種,再蓋細沙2-3mm,再用木鏟將種子碾碎。或者播種後,用掃帚沿苗床輕輕壹拉,然後鎮壓,最後用細孔盆灑水。每畝播種0.50-1公斤。
2.水中播種:播種前,先澆上水,待水差不多滲透時,將種子播在床面上,然後蓋上經過篩選的“三土”(細土1份、細沙1份、腐熟糞1份、少量菌肥)以略見種子。
第二,扡插苗
扡插采集與加工:春秋兩季均可采集。扡插應選擇1年生苗或幼壯母株的健康旺盛的枝條。厚度0.80-1.50cm,穗長15-20cm。秋季采集的插條要存放在坑、窯、沙堆裏過冬。
春剪在三月上旬和中旬進行。扡插前,插條可在清水中浸泡3天,或在流水中浸泡5天,以促進生根發芽。扡插後及時澆灌幼苗。幼苗生根前灌水1-2次。之後每隔10-15d灌溉1次。結合6-7月份灌水追肥2-3次,萌芽修剪。秋季扡插是在落葉後、凍結前進行。直接插入,插入後覆土6-10cm,第二年春天發芽前挖土。同時,要通過中耕改良土壤,增施有機肥,加強苗期管理。扡插苗密度為每畝20-30厘米、30-40厘米、7000-9000株、每壟2行、每畝20厘米、15厘米、40-50厘米、12000-65438+。造林地的選擇小葉楊適宜於淺山、丘陵、溝壑、山間零星平地、河漫灘緩坡、河岸、灘地荒地、丘間底土。
造林方法
以植苗、扡插幹造林為主,也可采用植條造林。植樹造林:用1年生苗或2年生苗造林,適當深植(穴深40-60cm),伸根,實踩。幹旱地區造林需要在水中種植或種植前,苗木根部要用流動水浸泡5-7天,以促進苗木吸水,提高成活率。插穗造林:短莖造林,選擇1-2年生粗壯枝條,粗細2cm,切成40-50cm的枝條,深植於苗穴內,地面留3-5cm,踩實。高桿造林,選擇2m左右的健壯枝條,大頭直徑4.50cm,深植50-80cm,踏實。種下後,就要灌溉幼苗。種植密度
造林密度壹般為2m×3m、2m×4m或3mx5m。小葉楊與沙棘、紫穗槐、檸條等灌木混交,有利於小葉楊的生長,其密度取決於立地條件或混交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