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美德 - 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的歷史發展

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的歷史發展

中國少數民族傳統體育的發展歷史悠久。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各個歷史階段的統治者都忽視少數民族體育文化的發展,任其發展。原國家副主席朱德在1949的壹次體育工作會議上指出,“許多人民群眾獨創的體育形式要廣泛運用”;強調了發展傳統民間體育的重要性。

1953 165438+10月,全國體育表演暨比賽大會在天津召開。1981年9月召開全國民族傳統體育工作座談會後,國務院批準全國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由國家民委、原國家體委主辦,地方承辦,每四年舉辦壹屆。同時,65438-0953年在天津舉行的全國民族體育表演及比賽大會被定為第壹屆全國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

65438-0986年第三屆全運會首次使用會徽、會旗、會徽,標誌著全運會逐漸走向常態化。本次全國運動會正式確定全國運動會分為競賽和表演兩大類,競賽項目7個,表演項目115個。第四屆全運會不僅增加了龍舟等規範化、科學化的項目,還制定了更加科學、系統的競賽項目總規則、規章制度和表演項目評價辦法,使全運會向規範化軌道邁進了壹大步。

迄今為止,中國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已舉辦9屆(第十屆全國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將於2015年8月在內蒙古鄂爾多斯舉辦),覆蓋內蒙古、新疆、西藏等所有民族自治區,以及北京、天津、廣州等經濟發達地區。從1953到13的五場比賽22場演出和1999到17的140場演出和2015的140場演出。參加少數民族運動會的民族涵蓋了中國55個少數民族。

“國務院落實了嗎

全國運動會正朝著繼承創新、繼往開來的方向前進,發現了壹大批新項目,在探索普及與提高相結合、群眾與專業化相結合、傳統體育與現代體育相結合、民族與世界相結合等方面取得了可喜的進展,使少數民族傳統體育走上了普及、提高、規範、科學的道路。

  • 上一篇:四川特色美食介紹
  • 下一篇:古代神仙排名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