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時候冬天家家戶戶都吃玉米粉,只有過年或者過節才能吃到壹個純白的饅頭。走親訪友的時候,大家都會把家裏那筐竹簽換成小麥,背著走親訪友。每次回家探親,孩子們都能吃壹個半這種竹簽包子,盡管是那種涼拌包子,也不壹定要把菜都吃得那麽香。這種竹簽饅頭需要不斷揉搓,圓滾滾的生饅頭胚需要被喚醒,然後插入這樣壹個竹簽裝的蒸籠中進行水蒸。竹簽包子雖然有嚼勁,好吃,但是技術確實很難掌握,現在已經逐漸消失了。山東竹簽包子,快絕版的那種包子,大多是大叔級別的,建議了解壹下。
制作工藝1、揉面要以“冬暖夏涼”為原則。冬天揉面要用溫水,夏天也可以用冷水。稱取1100g冷水,倒入臉盆,加入24g酵母粉,用手攪拌至酵母粉融化,倒入2400g小麥粉,合成具有壹定彈性的面團。
2、保鮮膜與臉盆密封緊密,避免面糊表面幹燥後出現死皮。夏季室內溫度壹次醇化60min,其他季節增加15-30min,直到面粉發酵到原來的兩倍。
3.先在石板上撒壹層小麥粉,別名“面粉打補丁”,然後邊揉面粉邊加入約400-600克小麥粉。學習的過程叫做“和面”。將壹次發酵好的面團移到砧板上,不斷攪拌揉搓面團,直到面糊充滿力量。妳可以看到它若隱若現,開裂了,補充的面粉無法融進面糊。
4.將揉好的面團切成100g/片的面胚,再次對面團持續施力,然後揉成表面光滑的長圓柱形面胚,放在籠面上,中間醒發5-10min。也是夏天醒來時間短,冬天醒來時間長。
5.期間會把鍋裏的清水燒到七八十度,然後停戰。將醒發較好的生饅頭胚快速插在蒸籠內的竹簽上,蓋上蒸籠蓋。
6、火至壹定的熱流溢出,計算時間,煮20分鐘。閑置少許2分鐘打開蒸籠蓋,將饅頭從竹簽上取下,放入蓋有籠布的蓋墊或竹籃內,避免碳酸飲料或粘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