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巴中這片古老而神奇的土地上,還誕生了宋代天文學家張思訓、早期無產階級革命家、等中國人民,以及建國以來授予的28位將軍、“世界十大革命偉人”顏等。西晉王李雄、前蜀開國皇帝王建、李習安、唐太子、李白、杜甫等著名學士先後到訪巴中,留下了不朽的佳話。土地革命戰爭時期,巴中被毛澤東同誌稱為“中華蘇維埃第二大區域”——川陜蘇區的政治、經濟、軍事、文化中心。1932 65438+2月,中國工農紅軍第四軍由鄂豫皖經陜南轉戰巴山,巴中終於建立了川陜革命根據地。鼎盛時期發展到縱橫500裏,23個縣市,680萬人口,紅色區域4萬平方公裏。
非物質文化遺產
巴中非物質文化具有鮮明的地域風格,資源豐富多樣,價值很高。綜上所述,巴中民族民俗文化可分為16大類,169小類。巴中有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項,省級名錄10項,市級名錄26項,縣級名錄852項。2006年,四川省巴中市申報的《巴山北二歌》入選第壹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民樂項目類別編號為47個。
正月十六的升天節
巴中多年來壹直有正月十六爬山的習俗,這是壹個自然的民間節日而不是節日。這壹天,來自各區縣的數萬遊客聚集在巴中市。無論官民,都請來親朋好友,扶老攜幼,盛裝新裝,在南龕、西龕、塔子山、望望山、蓮花山等郊區登高尋歡。
據說爬山是為了“遊百病”(驅除百病)。據說這壹天爬上南龕後,壹年之內可以無病無痛。民間傳說唐朝武則天的次子李習安被貶到霸州。他曾經說服過南坎山的農民。正月十六,很多人上山聽農民的話,勸說農民,於是正月十六爬山旅遊的習慣逐漸形成。
光霧山紅葉節
四川光霧山紅葉節的紅葉是四川省南江縣光霧山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獨特的生態景觀,是南江旅遊的形象大使。她主要有五個顯著特點:壹是面積大,氣勢壯觀。整個景區占地830平方公裏(包括十八月湖、牟陽古城、桃園和神門景區等)。),包括600多平方公裏集中連片的紅葉景觀資源。不僅可以從遠處看到紅葉的氣勢,還可以深入森林,仔細欣賞。第二,色彩豐富多彩。壹般以紅葉為主,而光霧山(包括米倉山國家森林公園的十八月湖和牟陽的古鎮景區)的紅葉顏色是階梯式變化的,以藍、綠、黃、橙、紅為主,這是國內其他紅葉觀賞區不可能有的。
比較。第三,周期長,風景清晰。觀賞紅葉的時間是每年的10年中到110年底,持續壹個多月。第壹階段紅葉五顏六色,第二階段紅葉全染,第三階段紅葉盛開。第四,種類多,內容豐富。光霧山紅葉屬落葉闊葉樹種,包括青岡、楓樹、椴樹、山桃、漆樹、槭樹、樺樹、楊樹、松樹、檫樹等20余種,以及薔薇科、四花等40余種。紅葉的形狀有掌形(如三角楓、八角楓)、雞爪形(如元寶楓)、五星形(如五角楓)、羽毛狀(如漆樹)、心形(如黃櫨)、舟形(如烏梅)、蛋形(如青岡)、豆瓣形(如博爾特)紅葉有10多種顏色,如火紅、血紅、酒紅、楚紅、鐵紅、玫紅、淺紅、紫紅、金紅。第五,品味高,出身好。經英、德、法、加、澳、日、美等國植物專家和生態學家考察,光霧山景區被稱為“黃金地帶”,光霧山紅葉被稱為“金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