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壹部分介紹了意識的三個世界:
1.意識本身(即初心和空性);
2.量子世界(即創造性潛意識);
3.傳統世界(意識思維)。
三個世界缺壹不可:
第壹世界提供純粹的輻射意識;
第二個世界——創造性的潛意識世界,擁有無限可能性的偉大視野和非線性想象;
第三世界:傳統的意識和心智世界,承載著管理者的能力和自我意識,可以把壹種可能變成現實。
無盡生命的中心思想是保持三個世界之間和彼此之間的創造性流動。
當這些路徑被打開時,意識的質量決定了妳基本狀態的質量。妳有多好,妳就有多好。
當這些通路關閉時,也就是鎖定在神經肌肉狀態時,我們就處於4F狀態(戰鬥、逃跑、凍結、關閉)。
我們不是直接認識世界,而是通過腦海中的地圖間接認識的。
什麽是催眠?
催眠是靈魂表達的創造性要求,是獲得創造性潛意識的工具,是暫時中止意識頭腦的現實過濾器,是以經驗定力進入創造性潛意識的量子世界。
催眠可以創造新的可能性,但不代表會自動發生。這取決於個人在場如何參與其中。
到目前為止,催眠已經經歷了三代的發展。
第壹代是權威催眠——就是把意識頭腦敲下來,對著潛意識說話(引導關系)。
第二代是埃裏克森催眠——繞過意識思維,發揮潛意識功能(合作關系)。
第三代是無盡催眠——意識和潛意識的對話。
無盡催眠是壹種體驗狀態,需要意識和潛意識都處於最佳狀態。
催眠會自然發生,當意識和心靈的過濾器被超越或去除,比如在壹個非常積極的情境中(比如專註於閱讀壹本書,沈浸在壹種美好的感覺中等等。).
催眠的功能是身份創造不可或缺的壹部分。催眠和人的關系決定了人的形式和價值。
這本書介紹了無盡催眠的四個步驟:
首先,進入無止境狀態,準備步驟,建立三個正向連接:
1.連接積極意向(無止境的認知,認知心智的特征):要求必須是積極的,明確陳述自己想要什麽;必須簡單明了,少於5個字;肯定有* * *震動,也就是生理和心理的聯系。
2.連接是正的(身心的核心):身心壹體,身心相通。
3.連接資源(與經驗資源連接):重新連接源頭資源指的是任何能讓妳回到源頭的東西。
第二,邀請,把不同的身份編織成無盡的催眠。
第三,整合轉型。
第四,將學習轉化為日常生活。
書中還介紹了壹些具體可行的方法和技巧,比如回鐘政的方法,這裏就不介紹了。
最後,它以書中的壹段話結尾:
我通常會鼓勵人們把自己的舊的負面模型當做人生早期所能做出的最佳選擇,但現在它已經變成了“默認值”或者“自動化程序”。如果沒有其他更積極的方式來滿足基本需求,這些消極模式很容易開始。如果舊的模式再次出現,它警告我們壹個積極的需求沒有得到滿足,通過回到正念的意圖,壹個新的積極的地圖可以再次實施。那麽這種舊病復發就成為成長蛻變過程中不可或缺的積極部分。當我們以積極的態度對待舊模式時,比如使用關系魔咒,我們就能為新的有益選擇的發展做出貢獻。
嬰兒不會把摔倒當成問題或失敗。他們跌倒,站起來,繼續走。然而,在某些時候,我們知道我們不應該跌倒,做壹些事情,或者做壹些這樣的事情。我們的意識從主要的(正面意向)變成了次要的“不要墮落”,陷入了“以錯改錯”,試圖去除問題,卻失去了更有力的正面觀點。通過練習三個步驟:1,進入李正中;2.打開領域;3.調頻到正意向。我們可以再次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