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美德 - 建國以來中國農業生產關系變革的主要步驟

建國以來中國農業生產關系變革的主要步驟

新中國農業生產可分為三個階段,即1949-1978、1979-2003、2004年至今。

1949-1978:“以糧為綱”和農產品“統購統銷”強調農業生產的綜合平衡,是壹種超越單純糧食生產的“大農業”思想。但在實際工作中,“以糧為綱,全面發展”在很多地方變成了“以糧為綱,其余壹概而論”,極大地影響了國民經濟的健康發展。

1979—2003:“積極發展多種經營”和農產品供給的初步市場化,從調整優化農業生產結構、發展農產品加工業、依靠科技進步開發優良品種等方面促進了農業生產的深入發展。指出新階段的中心任務是調整農業戰略結構,調整和優化種植結構,發展畜牧業和農產品加工業。

2004年至今:農產品供給多元化,完全市場化。2004年2月8日,《國務院中央關於促進農民收入若幹政策的意見》出臺,重點是如何提高農民收入。自此,指導“三農”工作的中央壹號文件出臺14年,為我國農業生產和農村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提供了依據。

擴展數據:

1,土改就是把土地分給農民,實行小農經濟,還是封建的。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是在社會主義公有制前提下,將土地承包給農民的壹種制度。農民承擔義務。土地所有權屬於集體。農民只有經營權的使用權。

2.土地改革的完成,徹底摧毀了中國存在兩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地主階級也被消滅;農民翻身了,得到了土地,成為了土地的主人;解放了農村生產力,大大提高了農民的生產積極性,為農業生產的發展和國家財政經濟狀況的根本好轉創造了條件;

3.進壹步鞏固了工農聯盟和人民民主專政;農業生產的發展為工業生產的發展提供了充足的原料和廣闊的市場,為國家工業化開辟了道路。

百度百科-土地改革

  • 上一篇:廣東燒鵝怎麽做?
  • 下一篇:當代愛國主義詩歌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