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美德 - 張誌公的信息

張誌公的信息

個人簡介

張誌公(1918 ~ 1997),語言學家、語文教育家。河北省南皮縣人。65438-0937進入中央大學,後轉入金陵大學外語系學習外國文學和語言學。畢業後歷任金陵大學、海南大學副教授,明凱書店主編,《語言學習》主編,人民教育出版社中文編輯室主任,《中國語文》編輯,人民教育出版社外文編輯室主任,中國語言改革委員會委員,語言研究所學術委員會委員,北京語言學會會長,北京外國語學會會長, 全國中學語文教學研究會副會長,邏輯與語言研究會顧問,北京市語文教學研究會顧問,中學語文主任。

他在語言學和文獻學領域的貢獻主要體現在漢語語法修辭和漢語教育方面。語法修辭方面,著有《漢語語法常識》(中國青年出版社,1953,上海教育出版社修訂,1959),《修辭學概論》(中國青年出版社修訂,1954,上海新知出版社修訂,1957),以及。其中,《漢語語法常識》壹書自成體系,對漢語詞類的劃分做了新的處理。該書註重實際應用,以豐富詳實的實例深入淺出地探討漢語語法現象和規律。深受讀者歡迎,成為當時影響較大的語法書之壹。《關於語法學習的演講》是壹本通俗又有新意的語法書,對普及語法知識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他主持制定了漢語教學的嘗試性語法體系,他主編的中學語文教材(人民教育出版社,1953,後更名為《中國知識》,人民教育出版社,1959)和他主編的介紹和闡述語法體系的文集《語法與語法教學》是他對現代漢語語法的最大貢獻。這壹體系長期以來壹直是中學語法的教學內容,是許多高校尤其是師範院校現代漢語語法教學的主要依據,對現代漢語語法的教學和研究具有重要意義。此外,他還有多篇論文闡述自己的語法論點,如《關於漢語語法研究的幾點意見》(漢語學習1956第4期)、《語法研究的理論和實踐意義》(中國漢語1957第1期)和《壹般、特殊和個別》。《修辭學發凡》壹書打破了以往修辭學著作主要以修辭格為主的局面,而是將修辭學與語法聯系起來,談文體學。此外,他還提出了“中國修辭學”的概念,並寫了壹篇文章《修辭學?修辭?文體學?”(《中國語文》第8期1968)《詞與張研究論稿》(新聞業務第2期1962)等。,初步構建了中國詞學、張學的理論框架。語文教育方面,著有《傳統語文教育初探》(上海教育出版社,1962)、《談語文教學》(福建人民教育出版社,1963)。《中國傳統教育初探》壹書通過對蒙古學和書籍的系統研究和整理,梳理和總結了中國傳統語文教育的實踐和經驗,極具學術價值。還有壹些關於外語教育的著作,比如《如何學習俄語》。此外,他還主編了教材《現代漢語》(人民教育出版社,1982),包括《語文教學隨筆》。

張誌公談語文教學改革、《張誌公文集》等。

/gzyw/jszx/grzj/zjzj/zzg/200705/t 20070517 _ 393231 . htm

  • 上一篇:奧運會和它的區別是什麽?
  • 下一篇:教師評價語言的利弊及建議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