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會澤獨特的地理條件和復雜的歷史因素,徐州自古以來就擁有豐富的文化資源。雖然徐州在經濟改革的浪潮中取得了令人矚目的發展,但由於計劃經濟、行政壁壘和地方保護思想的限制,與其他發達地區相比,徐州文化產業的整體實力仍然不強,效益不高。為促進徐州文化產業又好又快發展,現將徐州特色文化資源整理如下。
(A)戰爭文化
在古代,東臨黃海,西接中原,北連齊魯,南平江準的獨立地理位置,使徐州成為五省通衢。秦漢時期,楚霸王項羽以徐州為中心,向三個方向輻射,發展自己的霸權;唐宋時期,為鞏固統治,唐德宗設立武寧軍和駐徐監軍;元朝有軍事力量;明清都有指揮官。近代以來,與蘇魯豫皖四省接壤的徐州大地,見證了新舊軍閥的更替,見證了“剿總”和解放戰爭時期三大戰爭之壹的淮海大戰。
幾千年過去了,以徐州為中心的戰爭有400多場,其中200多場是大規模的戰爭,這正好印證了“兵家必爭之地”的名號。可以說“時勢造英雄”,古往今來的戰鬥造就了壹大批?彎腰?名人使徐州成為將軍的搖籃。馬戲臺、淮海戰役紀念館、淮海戰役紀念碑等與戰爭有關的遺跡和遺址也保存完好。由此可見,徐州擁有豐富厚重的戰爭文化資源,這無疑是文化產業發展的又壹堅實基礎。
(二)戲曲文化
柳琴戲俗稱“拉魂戲”,起源於明清時期,在蘇、魯、豫、皖四省交界處廣為流傳。柳琴戲在不到300年的歷史中,經歷了“周鼓子”、說唱、分流、流演、戲班、現代戲五個階段。它以其獨特的藝術表現形式和濃郁的生活氣息,在大眾文化生活中占據了壹席之地,成為徐州戲曲文化的新秀和代表。徐州文化藝術學校、邳州柳琴劇團、遂寧柳琴劇團壹直為柳琴戲的傳承、弘揚和發展不懈努力。經國務院批準,柳琴戲被列入第壹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顯示了柳琴戲突出的文化價值。柳琴戲這種豐富了壹個人文化生活,滲透了幾代人血脈的文物,是不可替代的。自然,其文化產業的潛在價值不可估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