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漳州徐柱楚的劍下,雕像和木偶都活靈活現,各具特色。舊時漳州有壹條街叫北橋,是木偶、泥人、玩具的集中產銷地。它叫“戴仔街”,有壹位世界聞名的老藝術家——徐竹初。他10歲跟著父親讀書,很努力。16歲,在專業木偶劇團工作。他中學時雕刻的三個木偶頭,在65438-0955年全國兒童科技工藝品展覽中獲得特等獎。近半個世紀以來,無數木偶在他的巧手下獲得了生命。
徐竹初木偶藝術繼承了先人優秀的雕刻技藝,形成了獨特的風格。單就造型而言,徐柱楚的創新設計就有600多種,生、旦、經、尾、醜等各種劇種齊全。既有傳統名劇的著名角色,也有仙、佛、神、怪的形象,各有不同的外貌和性格,生動傳神。徐柱楚的木偶作品不僅可以在舞臺上表演,在臺下也可以看到。它優雅、華麗、精致、精致,讓人愛不釋手。
對於徐柱初和他的兒子,木偶是他們藝術的載體。徐的祖先以雕刻和管理佛像和木偶為生。他們是第六代和第七代的後代。由於當地木偶戲的興盛,木偶戲成為人們日常生活中的主要娛樂形式,民間對木偶有相當大的需求。唐代大將陳元光將中原文化帶到了漳州,這裏佛教開始盛行,人們也大量需要木偶進行宗教活動,因此木偶被稱為“活的文物”、“東方藝術的瑰寶”。
漳州木偶雕塑講究把握“五形”和“三骨”,即兩眼、兩鼻孔、壹嘴和眉骨、顴骨、下頜骨。徐竹初從小就愛看戲,聽書,逛寺廟。他腦子裏的人物越來越多,創作素材非常豐富。同時,徐竹初的布偶繼承了先輩們優秀的雕刻技藝,並大膽創新,形成了獨特的風格。徐柱楚設計的新造型有600多種,充滿了生命、丹、靜、端、醜。既有傳統名劇的著名角色,也有神仙、佛家、妖怪的形象,性格各異,栩栩如生。
傳統木偶是用壹整塊木頭雕成的,所以不能動。徐柱楚的木偶腦袋裏有壹個機制。當他們把手伸進去觸摸裏面的小木板時,木偶的下巴、眉毛和眼睛可以上下移動,這比固定的木偶更加生動有趣。而且他們用最傳統的工藝制作木偶,工藝極其復雜。制作壹個好的木偶需要很多工序,歷時壹個月。香樟木雕刻完成後,需要塗20層泥,保證木材表面光滑易幹,再塗40層底色,保證顏色鮮艷飽滿,然後勾畫出眉毛、眼睛等具體細節。木偶外面穿的衣服都是手工縫制的。
徐柱楚也對木偶的形象進行了改造。“以前木偶戲多在農村演出,表演和觀看的人少。木偶的高度在30厘米左右,沒有肌肉感,木偶的身體比例也不是很協調。後來劇團演出的場地更大了,觀眾也多了壹倍。為了適應這種變化,彌補造型上的缺陷,我們將木偶增加到45厘米,並在身上加了壹塊海綿,使木偶有了身材。”徐竹初用他獨特的智慧,讓無數的木偶在他巧手之下栩栩如生,也讓香樟木香的木偶經過他的精心雕琢,變得栩栩如生,婀娜多姿。
矮人幽靈
徐強最擅長的是怪物的造型等等。其實最難也最實用的是雕刻才子佳人之類的木偶,因為人物的臉和五官要處理得當。他最欣賞的是父親雕刻的才子佳人。“別人要才子佳人的木偶,從來不找我,都找我爸爸!”
許向倩和徐特立拜訪了徐柱楚的家。那時候徐柱楚剛剛冒出來,跟他們說要送給毛主席兩個木偶。壹個多月後,他收到了回信,上面寫著:“徐柱楚,妳送給毛主席的兩個木偶已經收到了。主席很高興。希望妳好好學習,將來為祖國建設做貢獻……”這封回信歷經多年風風雨雨和“文革”浩劫,幸運地保存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