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香燭:香燭是清明節掃墓最重要最必備的物品。不僅要在祖先現在的時間點上香,還要給掌管墓地的山神之地上香,祈求山神之地保佑墓地,保佑祖先的靈魂。
2.紙錢:紙錢是要燒給死人的,讓他們在陰間花錢,必須燒幹凈。
3.素酒:掃墓的過程相當於給先人帶飯來過節,所以要給先人喝酒,掃墓就要有酒。
4.水果零食:水果適合各地時令水果,無特殊要求;點心可能要看具體情況。
5.飯菜:最好吃祖先生前喜歡吃的。很多人會在祭奠先人的同時,給孩子講先人的事跡,讓下壹代不忘先人。
6.花:菊花有思念、思念之意。清明上墳壹般比較合適,尤其是白菊花。
7.“包袱”:包袱,即掃墓人(死者家屬)帶給死者的東西,因用白紙粘貼壹個大袋子而得名,裏面裝著鈔票、金銀,以及各種紙做的“元寶”、“衣服”、“家具”。焚燒“包袱”是祭奠逝者的重要形式。燒“包袱”就是把這些物品給祖先。
祭祖的節日在農歷的七月十五日,所以它被簡稱為“七月半”。此時,盛夏已過,秋涼才剛剛開始。民間認為,祖先也會在這個時候回鄉看望兒孫,所以需要祭祖。
到了七月十五這壹天,主要是上墳祭祖,在墳前“壓紙”,告訴先人,墳墓已經被後人掃了。
或者用紙做壹盞燈,燒在墳前,寓意逝者前程似錦。如果祖先已經去世三年,子女要在這壹天脫下喪服,換上普通的衣服,俗稱換孝。
七月半祭祖的時候,要把祖先的牌位壹個個請出來,恭恭敬敬地放在專用的祭臺上,然後在每個祖先的牌位前焚香,每日早、中、昏三次,直到七月三十日才歸還。如果有祖先的畫像,請出來掛起來。
祭拜時,按輩分和年資的順序給每位祖先磕頭,默默祈禱,向祖先報告並請人先檢視自己這壹年的言行,以保佑全家平安幸福。我安全快樂。返回時,焚燒紙錢和衣服,這被稱為燃燒塗層,或佛教或道教的儀式跨越。
中秋節通常在那天中午舉行。每個家庭都準備了豐富的菜肴,酒和米飯。在他們各自的大廳裏,八仙的桌子上擺滿了24個風味十足的座位,七雙筷子,壹壺酒和七個杯子。中間放壹個水果盒。果盒壹般用六邊形實木雕刻,盤子也雕刻成長方形,上面有六個方塊,方塊裏放蘑菇。
宴席擺好,主人點上三支香,點上兩支紅蠟燭,點上香燭,跪拜為儀,邀請祖先享用祭祀宴,希望保佑子孫健康、平安、昌盛等。,並在焚燒金銀幣前停下來征求許可。金紙燒光了,酒席才能撤。
在同壹天,三個祭品被供奉在大廳裏的神和佛。所謂三祭,就是壹個主祭配兩種副祭。主祭壹般是五斤蹄子的熟豬蹄,側祭壹般是熟魚、魷魚、魚、雞。比如大廳裏有觀音菩薩,因為觀音的母親不吃肉,所以經常用鮮果供奉。因為神佛高於祖先,只能供奉“金紙”,銀衣之類價值較低,不能體現善男信女的誠意,所以不在供品之列。
中秋節這天,主人除了祭祖拜佛,還要祭奠措神、地基神、竈神、床母神,甚至牛棚、馬廄、羊圈、豬圈的神,五味宴碗,銀裝素裹。
參考數據
中秋節是鬼節的20大禁忌。搜狐。com[參考時間2018-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