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袍扣的編織方法
帶扣練習的圖解
文本解釋:
線圈扣硬帶的制造方法
1.帶襯線的縫紉方法
取壹根2厘米寬、30至50厘米的對角線(45度)。料薄時,斜紋布中間要襯幾根棉紗,使其堅硬耐用。料子厚的時候,不用棉紗也可以襯托。做法是:先用針釘住,再用右手縫。可用於制作直扣、琵琶扣、實心花扣。
2.機縫暗線法
為了使扣式圓盤具有無線痕跡和美觀的形狀,可以將斜布條對折,用縫紉機的毛邊縫在壹起,然後用長針拉直成扣條。可以用來制作各種帶扣。
3.機縫明線法
用2cm寬的斜布條將兩邊的毛口折疊成四層,然後用縫紉機縫上壹根明線。可以用來制作各種帶扣。
4.細銅線纏繞方法
先在布的反面刮壹層薄薄的漿糊晾幹,用粉筆按2cm的寬度畫出斜布條,將布條兩邊的毛口向內折疊成四層,在四層中間的折疊線處放壹根銅絲,然後刮漿糊燙幹,帶寬不要超過0.5cm,可以用來短插芯花,插芯花扣。
旗袍扣又稱扣或扣,是中國古代漢族發明的,宋代也使用漢服。江西德安南宋墓出土的金印翻領折枝紋毛衣,系扣,最初僅用於女子制服。皮帶扣雖小,卻蘊含著中華民族獨特的文化內涵。撥鈕,或稱撥鈕,是中國傳統服裝上使用的壹種鈕扣,用來固定裙子或裝飾裙子。“扣”的歷史並不長,它是從古代的“結”發展而來的。我國早期為了衣服保暖不散,要用皮帶和繩子,用的時候還要系緊打結。“結”的樣式非常豐富,有起功能作用的束腹,也有起美化作用的裝飾。同時,“結”在人們心中也代表著各種美好吉祥的含義。清初以袍、襖、衫、褲為主,脫去外衣的大袖改為窄袖,衣襟用鈕扣系住,取代了明代漢人使用的綢帶。這時,中國式的花紐扣也隨著服裝的發展而興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