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典經濟學中,人們很少關註宏觀需求,只關註宏觀供給。著名的薩伊定理的壹個著名結論是,商品生產有自己的消費方式,同時註定被消費。很好理解。試想壹下,在壹個平穩無摩擦的市場中,企業多生產壹個單位的產品,購買後就會多增加壹個單位的貨幣。不管怎麽循環,多出來的錢最終還是要花掉的。可能不是產品本身,但本質上是產品的體現。
妳可能對這個過程有很多疑問,而這些疑問恰恰開啟了凱恩斯時代。但當時經濟學普遍認可薩伊定律,所以人們更關心如何提高效率(亞當·斯密)和增加勞動力(重農學派)。
凱恩斯的貢獻是在壹定程度上顛覆了薩伊定律,尤其是對菲利普斯曲線(簡單的結論是國民生產總值與通貨膨脹正相關)的確認,為凱恩斯的體系提供了實證基礎。自凱恩斯以來,人們特別關註有效需求。同時,微觀經濟學的發展也為需求曲線提供了相當的基礎。自那以後,經濟學正式將需求與供給分開。
所以需求曲線是建立在微觀經濟學理論(大概從馬歇爾的邊際分析開始)和凱恩斯理論體系之上的。
回到妳所說的從ISLM模型推出需求曲線。嚴格來說,這個過程是非常不嚴謹的,只能用來考察對IS-LM模型的理解。妳說的情況假設了壹個關鍵問題,就是供給曲線是完全彈性的。說白了,妳增加多少需求,我就增加多少供給。同時存在供給曲線完全無彈性(供給在任何時候都保持不變)和供給曲線有彈性(供給隨價格上漲)等情況。在後兩種情況下,漲價必須考慮供給的適當變化,比如供給曲線完全無彈性,價格上漲,壹開始需求可能減少,但會有壹部分供給無法實現,最終導致價格下降,然後回到初始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