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16世紀開始,近代科學技術在歐洲產生,此後出現了朝氣蓬勃、欣欣向榮的局面,當時中國的科學仍停留在傳統的範圍內,沒有產生近代的科學技術,其原因何在呢?首先,壓制工商業。中國封建政府長期推行重農仰商政策,尤其是封建社會晚期統治者變本加厲壓制工商業,限制了手工業生產規模和手工技術的改進,阻礙了從農業經濟向工商業經濟的過渡,也阻礙了科學技術的發展。而同時期的歐洲卻推重商主義政策,商品經濟迅速發展,手工工場不斷擴大和技術的不斷改進,則為科技發展提供了推動力,如水輪、風車和各種機具的使用極大地推動了力學的發展;冶金、紡織、玻璃制造業的發展給整個自然科學的研究提供了必要的實驗手段。其次,禁錮思想。我國古代教育以儒學為主要內容,很少涉及生產和科技知識,使人們循規蹈矩,不敢越雷池壹步,嚴重禁錮了人們的思想。13世紀以後,歐洲壹些地區為了適應工商業發展的要求,廣泛發展市民教育,相繼建立各種普通學校和大學,接受自然科學和文學等方面的課程,培養了大量知識的工商業者、技師、匠人、航海家等,這些人在近代科技的興起中扮演了主角。然而,我國的教育仍以“四書五經”為主要教材,鄙薄技藝,不教授科學知識,不培養敢於向舊思想、舊觀點宣戰的勇士,也就很少產生有魄力、創立新理論的科學家。最後,閉關自守。清政府推行閉關政策,禁止海外貿易,阻隔了中外文化的正常交流,中國由此喪失了吸收外來先進科技文化的機會,使中外文化的差距不斷拉大。總之,歐洲資本主義興起並迅速發展,有力地促進了近代科學技術的產生和迅速發展,而同時期的中國,由於腐朽的封建統治嚴重地阻礙了中國資本主義萌芽的進壹步發展,也嚴重地阻礙了中國的科學技術沒有突破傳統的範圍,很快被歐洲趕上和超過,並最終也沒有產生真正意義上的近代科學技術。
上一篇:如何做網絡推廣下一篇:中國農村生產關系的四次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