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石犀據考證,石犀是由壹整塊紅砂巖雕刻而成,埋藏在西晉地層之下。最早在秦代埋葬,後來在西晉,但制作時間早於西晉。是成都出土最早、最大的圓形石雕,具有較高的考古和藝術研究價值。出土時,原國家文物局局長、故宮博物院院長單霽翔親臨現場,感嘆不已。石犀牛在某種程度上改寫了中國的雕塑史。?它其實是壹只由紅砂巖雕刻而成的犀牛,重約8噸。在大型吊車的幫助下,石犀牛被運到成都金沙博物館,現在是博物館的寶貝。根據《蜀王傳》?河水有害,於是淑壽李冰做了五只石犀牛,兩只在府中,壹只在橋下,兩只在水中,以厭水精。?據考古學家考證,這只石犀生於秦漢,葬於西晉。它已經有2000多年的歷史了。是最早的嗎?鎮水獸?而它的發掘也彌補了四川雕塑史上的空白。
第二,在穴位上畫人像是中國最早最完整的人體醫學模式。這座雕像在這裏?老關山?漢墓出土的完整人體穴位彩繪畫像高約14cm,對五官和四肢的描繪準確。畫像身上用白色或紅色描繪的經絡線條和穴位清晰可見,不同部位也是凹版?心肺腎盆?等線雕小字。是中國迄今為止發現的最早、最完整的人體穴位醫學模型。與墓葬出土的經絡醫籍進行比較,對揭示中醫經絡針灸理論的起源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成都市金牛區天回鎮出土的西漢穴位彩繪畫像是迄今為止我國發現的最早、最完整的人體穴位模型。它不僅有幾十條縱橫交錯的經絡線,而且有100多個清晰可見的穴位和許多凹版銘文,具有重要的學術價值。筆者擬從腧穴分布及特點兩方面介紹老關山經穴的漆雕,為後續研究提供參考。
三、漢代碑刻、銘文為珍貴文獻。天府廣場東裕街人防工程出土的兩塊漢代石碑,造型奇特:石碑有四個角,但仍是傾斜的,上面甚至還有鑿紋,刻在壹個大碑上,字工整。碑文最後壹段提到?元嘉有第二張嘴?,專家會?元嘉有兩個?解釋為?東漢元嘉二年?然後呢。鐘□?那有可能是?盛夏?還是?中秋?。元嘉二年,即公元152年,漢武帝劉智在位。而在壹個更小的石碑上,簽名在哪裏?今年第壹年的六月下旬?話說的很清楚了。這個時期的元年是公元146年,也就是說兩塊石碑中較小的壹塊是1864年前。這些文物是這次展覽的亮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