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美德 - 我們的家鄉上海有哪些民俗?

我們的家鄉上海有哪些民俗?

論瀘州的民俗節日

牛王節是農歷十月初壹,在農村被視為“牛王菩薩生日”。節間,或舉行大會,故又稱“牛王會”。農村要做新年糕安慰牛。人也是吃牛的,每頭牛的角尖都要掛壹塊,這樣牛喝水的時候看著角就明白主人的好意了。雲峰廟會納溪雲峰寺被譽為川南第壹名山。書中有雲峰寺、馮仲雲寺、老雲峰寺、寶寺,統稱雲峰寺。農歷四月初八是佛陀的生日,人們沿著長江來到重慶、江津、合江和瀘州進香。人群從江邊直奔雲峰寺,將近十裏長。場面非常壯觀。歷代文人墨客在此留下了許多墨寶和詩詞。雲峰廟會1949後關閉,1982後恢復。1984之後,每年進入廟會的人數多達2-3萬人。

中秋節是舊歷七月十五日,俗稱鬼節。大部分人要準備香燭,燒紙和金銀錢,並提供水和米來紀念死者。行會、宗祠、宗教、慈善機構和團體要舉辦“蘭花會”,為沒有親人或親人的孤魂野鬼翻個身。晚上,谷林的孩子們用竹竿穿上大木頭橘子,橘子全身燃香,持棒玩筆,被稱為“玩香寶”。村民和城鎮雕刻木制橙子,並塞以燃燒的紙錢在地上滾動。解放後失蹤。1979之後,老習慣又復活了。當時,人們逐漸有了為已故親人燒紙的習俗。

谷林、敘永、合江的苗族踩山習俗由來已久。谷林22個鄉鎮有23個踩山場,其中14已形成市場。在農歷正月初壹至十五,有壹天或幾天被定為踩山節。那時,數百名苗族男女,穿著節日的服裝,聚集在山上演奏蘆笙,跳舞和唱歌。年輕未婚男女找個安靜的地方,用彩帶交換愛情或者用竹歌做愛。在山上踩豎桿和倒桿的時候特別熱鬧。20世紀80年代,踩山增加了漢苗族經濟文化交流的內容。在1986,在敘永樂和鎮的寶瓦山有成千上萬的參與者。

趕集節每年春秋兩季,都有傳統的苗族趕集節,具體時間因地而異。樂和、西湖、鎮東、古藺縣的苗族人在農歷六月二十三抓三岔河田,二月二、七月二抓鎮東田。寨河、海豐、赤水河、谷林、畢節等縣的苗族,在農歷二月初二、七月初二,趕麻城場,二月初三、七月初三。這壹天,苗族青年男女穿上漂亮的服裝,聚集在賽場上,三五成群,手拉著手,吹著蘆笙,在賽場上歡聲笑語,借機走親訪友。

  • 上一篇:情侶對唱歌詞談情侶對唱歌詞
  • 下一篇:170平米裝修報價清單及各種風格報價介紹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