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明確規定,普通話是我國的通用語言文字,規範漢字是我國的通用文字。這壹標準在全國通用,包括民族自治地方和少數民族聚居的地區。通用語言文字,文學領域的術語,是國家規定的語言文字。中國的通用語言文字是普通話和規範漢字。
漢語和普通話不壹樣。推廣普通話的目的是消除方言障礙,方便社會交往。普通話作為聯合國的工作語言之壹,已經成為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橋梁。
規範漢字是指國家以《簡化字表》和《通用規範漢字表》的形式正式公布的簡化字和繼承漢字。繁體字和異體字屬於不規範漢字。
漢字的發展:
漢字造字系統的出現可以追溯到黃帝時期,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倉頡造字。相傳,倉頡是軒轅黃帝的歷史學家。他要把經過長時間演變的圖形符號收集整理,最後加以規範和系統化。無論如何,漢字的第壹功德是屬於他的,它為中華文明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所以也被後人尊為“造字聖人”。
我們現在所知道的“甲骨文”是指商代刻在龜甲獸骨上的漢字,也稱為“文琪”。這些傳世文字在當時主要用於占蔔和記錄。
在商代,甲骨文可能不是主要的記錄方式,也可能有其他文字刻在木板或竹簡上,但年代太久遠,只能保存不易腐爛的甲骨文。金屬器皿上刻的字也很少,因為當時金屬比較稀缺,沒有成為常見的文字載體。
隨著冶煉技術的發展和文明的進步,人們開始在金屬器皿上刻字。可能周朝的人覺得在甲骨文上刻字不太雅觀。當時出現了大量的青銅器,青銅器經常被用來祭祀祖先。金屬開始成為文字的載體,但同時,文字也被刻在甲骨文上。
因傳世文字多見於鐘鼎上,故稱“鐘鼎文”;因為是刻在青銅器上的,所以又叫“青銅器銘文”。這壹時期的金文也成為周代文字的代表。
和商代壹樣,這個時期的周人,金屬很可能不是書寫工具。歷史學家根據甲骨文分析推測,最早出現竹簡不會晚於商代,這壹時期的主流書寫載體應該是簡牘。竹簡雖然相對容易保存,但經不起歲月的摧殘。現存最早的竹簡是曾侯乙(戰國早期,諸侯國君主曾侯乙)墓出土的竹簡,其主要記載是喪葬。
春秋戰國時期,周王室統治衰弱,社會發生了劇烈的變化,國家間的差距也因戰爭而逐漸顯現。軍閥割據也使漢字簡化、變型、多樣。
以上內容參考:百度百科-中華人民共和國* * *和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