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腔”其實指的是壹種聲調和口音。有歌手,有相聲的,有話劇的,甚至不同地方的方言都有自己的口音,比如這幾年很有感染力的東北口音。
“播音腔”是壹種區別於日常談話等的腔調,具有廣播電視播音的獨有特征。
作為壹種聲樂語言藝術,播音腔是我國老壹輩播音員實踐和長期探索的藝術結晶,是經過漫長的歷史洗禮和創新而形成的壹種獨特的語言形式。
新中國成立後,隨著我國廣播電視事業的發展,從50年代到70年代末湧現出壹大批優秀的廣播作品和播音員。齊嶽、、、李、、齊克儉等老壹輩播音藝術家成為壹個時代的播音符號,其播音風格凸顯了那個時代的鮮明色彩。
65438年至0978年改革開放期間,在某部的壹次工作會議上,對廣播創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廣播電視新聞的播出最終由播音員完成,保存完好的傳統應予繼承。過度適用的、固有的、僵化的廣播腔應該改革。除了發布政府命令,閱讀重要報道,播放重要政治文章,語氣必須莊重。總的來說,播音員應該像知己壹樣和觀眾說話。”
從這樣壹個大的時代背景中,不難看出,對播音腔的研究已經開始肯定傳統,拒絕千篇壹律、居高臨下的播音語言形式,關註播音的本質。所以播出風格開始走向“平民化”路線,並且壹直在不斷創新增加觀眾喜聞樂見的方式。“廣播腔”也在保證原有優良傳統的基礎上得到了豐富和發展,增添了新的活力。
《播音腔》在繼承老壹輩發音準確、內容準確、語言規範、莊重、順應時代潮流、傳達時代聲音、把握時代要求、語言平實、語氣親切的基礎上,實現了從“播”到“說”再到“講”的進壹步突破和偉大轉變。
說了這麽多,“廣播腔”還應該繼續發展嗎?答案當然是肯定的。播音是壹門科學,必須有自己的語言特色。《播音腔》是我國老壹輩播音員多年實踐和長期探索的藝術結晶,後繼者在堅持和繼承的基礎上不斷發展和豐富。它的存在對我們語言風格的形成和有聲語言的傳播有壹定的意義。然而,在廣播發展的過程中,壹些播音員、主持人只是掌握了廣播電視語言的表面知識,卻認為自己真正掌握了它的精髓,他們無法對廣播語言進行辨析和繼承發展。他們用自己專業的口吻談論身邊的事,沒有真情實感,拉大了與觀眾的距離,心裏沒有觀眾,只有“孩子”,沒有“靈魂”
我覺得題主應該有自己的答案和想法。至於怎麽練播音腔的問題,我覺得還是要靜下心來,在繼承老祖宗經驗的基礎上不斷創新,形成自己的風格,這才是“播音腔”學習和發展的真諦,而不是壹味的練播音腔,讓語言表達變得有形而平淡,那就等於放棄了壹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