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美德 - 政治經濟學中企業產能過剩的原因及對策

政治經濟學中企業產能過剩的原因及對策

改革開放之初,中國經濟是通過承接國外產業轉移,扮演世界工廠的角色發展起來的。承接的國外產業大多是勞動密集型,附加值低,集中在加工制造業。各地都下大力氣,形成了強大的生產能力。這種發展模式發揮作用的條件是國際經濟形勢向好,對這些行業的產品有較大的需求,而我們的勞動力廉價,資源能源廉價。雖然產能巨大,但與國際國內市場需求處於相對平衡的狀態。然而,維持多年的傳統經濟發展方式已經不適應世界需求結構的改善,也不適應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後發達國家經濟回歸實體經濟、制造業和貿易保護主義擡頭的形勢。換句話說,現有產能與相對萎縮的需求不匹配,需求增加了,但供給沒有。這說明解決產能過剩必須及時轉變經濟發展方式。

產能過剩還來自壹些地方政府的不當行為。壹些地方政府官員有意無意地追求短時間內的顯著政績,甚至搞大拆大建,但對實體經濟、先進制造業和能夠增強經濟實力的創新活動重視不夠。這種發展傾向往往導致兩種後果:壹是這些項目帶動的行業產能過剩,二是創新能力不足。地方政府的不當行為還包括互相攀比和模仿。只要中央文件確定了任何壹個行業作為進壹步發展的方向,壹些地方不管是否符合當地情況,都會壹哄而上,很快這些地區就會形成過剩產能。問題是,這些行業雖然領先,但我們仍然無法站在這些行業的產業鏈高端。

產能過剩是長期積累的,也和刺激政策不當有關。當低水平產能飽和,沒有結構調整和新的經濟增長點,經濟增速自然會放緩。面對增長放緩,刺激政策在過去經常被用來增加杠桿。刺激政策通常針對的是總量問題而不是結構問題,不恰當的刺激政策只能讓結構問題更加嚴重。雖然刺激政策可以暫時防止增長率下降,增加就業,但刺激政策的邊際效用急劇下降,因為它在同壹平面上加劇了產能過剩,隨之而來的是產能進壹步過剩,價格便宜,企業虧損,失業增加。

產能過剩的最後壹個原因是缺乏退出機制。健全的市場經濟既有促進機制,即創新,也有退出機制,即淘汰。從某種意義上說,退出機制和晉升機制壹樣重要,因為沒有淘汰就沒有創新和晉升。完善的退出機制可以通過破產、兼並和重組在產能過剩成為大問題之前將其化解。這是改善身體的自然功能。馬克思說:“競爭,特別是當決定性的變化發生時,迫使舊的勞動手段在它們的自然壽命結束之前被新的勞動手段所取代。”我們通常看到市場經濟能夠帶來繁榮,卻沒有看到正是這些機制能夠帶來繁榮,也沒有看到這些機制能夠在早期解決結構性問題和產能過剩問題,從而不會形成阻礙經濟發展的大問題。

通過提高經濟主體活力和供給體系質量效率解決產能過剩。明白了為什麽會出現產能過剩,就能找到解決產能過剩的正確途徑:面對新常態下有規律的經濟自然增長率,要有戰略定力,堅持深化經濟體制改革,真正讓優勝劣汰機制發揮作用,並以此為抓手,切實轉變經濟發展方式, 提高經濟主體活力和供給體系質量效率,滿足更高層次需求。 這也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要內容。

  • 上一篇:為什麽中國很多神話、科幻電視劇都和昆侖山有關?
  • 下一篇:測量土地面積的常用單位是什麽?測量較大陸地面積的常用單位是什麽?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