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寫文獻綜述壹般包括標題、作者、摘要、關鍵詞、正文、參考文獻。正文部分由前言、正文和總結組成。
200 ~ 300字,提出問題,包括寫作的目的、意義和作用,概述問題的歷史、數據來源、現狀和發展趨勢,相關概念和定義,選擇本課題的目的和動機、應用價值和現實意義,如果是有爭議的課題,指出爭論的焦點。
主語:主要包括論點和論據。通過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比較各種觀點的異同及其理論依據,從而體現作者的觀點。為了使問題清晰透徹,可以分成幾個小標題。這壹部分應包括歷史發展、現狀分析和趨勢預測。
①歷史發展:按時間順序,簡要說明本課題的提出和各個歷史階段的發展,反映各個階段的研究水平。
(2)現狀分析:介紹本課題的國內外研究現狀和各學派的觀點,包括作者自己的觀點。整理和分析總結和分類的科學事實和材料。詳細介紹有創意、有前景的理論或假設,引出論點;對有爭議的問題,要介紹和比較各種觀點或理論,指出問題的焦點和可能的發展趨勢,提出自己的看法。過時的、過時的或被拒絕的視圖可以被簡化。只提壹般讀者熟悉的問題。
③趨勢預測:在縱向和橫向比較中,肯定總結題目的研究水平、存在的問題和不同觀點,提出前瞻性意見。這部分內容要寫得客觀準確,既要指明方向,又要提示捷徑,為有誌於攀登新高度、以梯鋪路的人指明方向。主要部分沒有固定的格式,有的根據問題的發展歷史按時間順序介紹,有的根據問題的現狀闡述。無論采取哪種方式,都要比較各種理論和論點,明確相關問題的歷史背景、現狀和發展方向。
復習的內容需要新的題目;
也就是復習的題目必須是最近沒有在本刊發表過的。如果壹篇綜述文章與已發表的綜述文章“撞車”壹致,即題目和內容基本相同,就不可能發表在同壹期刊上。
推理要清晰:推理必須有充分的信息,處處以事實為依據。千萬不要異想天開地編造數據和診斷,把自己的推測寫成結論。
層次分明:這就要求作者在寫作時思路清晰,對先寫什麽,後寫什麽,寫到什麽程度,前後如何呼應有壹個統壹的思路。
語言要優美:科技文章以科學為生命,但語言沒有意義,晦澀難懂,必然阻礙科技知識的交流。因此,在實際寫作中,要不斷加強漢語修辭和表達的訓練。
文獻應該是新的:因為現在的綜述大部分是“現狀綜述”,引用文獻的70%應該是3年內的。參考文獻按引用順序排列在摘要的末尾,序號放在論點(引用內容)的右上角。引用的文獻必須準確,以便讀者參考。
校對:總結寫好後,要經過相關專家的審核,從專業和文字兩方面進壹步修改完善。這壹步是必要的,因為作者往往關註壹面而忽略另壹面。有些結論往往是荒謬的,不能恰當地反映某個研究課題的“真實面目”。這些問題往往可以通過校對來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