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護方言就是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國傳統文化。
有些人會把方言“和得和”和“非遺”相提並論。很多使用它的傳承人並不稀缺,還有大量的稀有文化遺產需要保護。而且普通話的普及還沒有完全成功,為什麽還要花時間和精力去保護方言呢?
這種言論的核心點就是方言與我無關或者對我沒有好處。只有語言統壹了,方言才有意義。文化不統壹,他們就會分裂,沒有人會為沒有意義的東西消失而感到惋惜,更何況還沒有消失。
我們可以知道反對保護方言的問題出在哪裏,大部分非遺文化在走到今天之前都有壹個類似的發展過程。
為什麽說保護方言就是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因為方言的半尺已經踏入了非物質遺產的門檻。
在公共場合說普通話其實和保護方言是有沖突的,這壹點不得不承認,沒必要隱瞞。
壹種語言說的人越多,它的生命力就越強。如果其活動範圍受到限制,那就無異於慢性自殺。而且,壹個人說普通話,壹個人就會少說方言,尤其是在孩子少的今天。
方言是民間自發教育流傳了幾百年的。到了現代,大規模的集體教育開始了,文化趨同是大方向。現代人的時間觀念太緊迫了,教孩子寫作業都來不及。他們哪有時間教方言?而且沒有性價比高的教學環境。即使在廣州,也很少聽到小學生之間用粵語交流。也許東北話的交流環境會更好,只是時間問題。
所以,為什麽要保護方言?因為方言已經以看得見的速度迅速消亡了,用不了多久就會成為真正的非物質遺產。只是十年二十年或者幾百年後的事情。
如果有保護價值,那麽方言就有保護價值,僅此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