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自小生於道觀,主要居住在無錫市中心崇安寺壹帶。所以他在無錫的生活半徑很小。目前,無錫有三處被列為文物保護單位:無錫市中心崇安寺故居、公園黃公尖華墓、風景區天下第二泉。
第壹處:無錫市中心崇安寺阿炳故居。這是阿炳出生的地方,也是阿炳壹生創作和演奏音樂的地方。阿炳傳世的二胡曲《二泉映月》、《聽松濤》、《寒春風》三首,琵琶曲《大浪》、《龍舟》、《昭君出塞》等都是在這裏創作的。
作為崇安寺雷尊寺道長之子,阿炳故居是阿炳的出生地。成年後,阿炳繼承了父親的衣缽,以道觀為家,整天在這裏玩耍,最後死在這裏。阿炳基本上壹生都沒有離開過這裏。
阿炳故居的布局主要分為兩部分。第壹部分是在當年雷尊寺舊址的基礎上重建的,現在變成了阿炳紀念館。在這裏,我們可以充分了解阿炳坎坷的壹生,他的主要曲目的創作故事和背景,特別是獲得“20世紀中國音樂經典獎”的“二泉映月”的崇高成就,“二泉映月”被嫦娥五號錄制並送上太空的傳奇經歷,以及198。阿炳故居的第二部分是阿炳的窩棚,是按照阿炳去世時的原貌裝修的。我們可以看到他惡劣的生活環境和阿炳的唯壹照片。
盲人,是公園黃公尖花的俗稱。崇安寺舊居又稱“故居”,但墓地和墓碑上正式稱呼為“民間音樂家華之墓”。盲人阿炳去世後,並不是第壹埋葬地,而是葬在無錫西郊殘山腳下的道教墓地。然而,由於阿炳在中國現代音樂史上的重要地位,它被移到席暉公園供更多的人瞻仰。
華墓位於黃公河西側,毗鄰春秋戰國時期楚國著名的淳飲馬之地。這裏有壹幅當代著名雕塑家錢紹武創作的盲人阿炳的全身像。墓地整體呈現弧形的音樂臺格局。每年四月,杜鵑花盛開,阿炳墓周圍到處都是杜鵑花,這是無錫最重要的杜鵑花觀賞點。
在阿炳公墓外面,現在有壹個很大的“二泉音樂廣場”。每天都有很多明年的當地人來唱歌跳舞,彈琴唱歌。其中,阿炳的幾首歌曲是保留曲目,算是對阿炳音樂的壹種傳承。
世界上第二個春天和第二個春天裏的月亮。阿炳著名的二胡曲《二泉映月》應該是他壹生音樂創作的最高成就,也是最膾炙人口的作品。至今無錫人民廣播電臺每天播放的片尾曲還是這首歌。這首歌所展現的現實生活場景是位於席暉風景區的世界第二泉。
每次農歷滿了,我就漫步到天下第二泉二泉亭,低頭看春天倒映的清月,耳邊聽這首《二泉映月》,才能真正體會到歌中的意境。文化部門每年都會在元宵節、中秋節等重大節日安排沈浸式二胡獨奏表演,讓人們在真實場景中更好地體會這首名曲的意境。
關於音樂大師盲人阿炳,他坎坷的人生經歷和他背後的輝煌壹般都在這三部經典中有所體現。去無錫旅遊,不妨去現場感受壹下。